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趙本山
趙本山退出2013年央視春晚的消息一時間在網絡引起熱議。有人感到惋惜,有人拍手叫好。或褒或貶都證明趙本山這個文化符號已經深入人心,這也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愛之深,責之切”。
談到春晚,必提趙本山。近20年時間,在中國人的春節記憶里,看趙本山的小品似乎要比吃餃子、放鞭炮更具年味兒。趙本山已然成為觀眾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依賴。正是出于這種依賴,觀眾們對于趙本山的期待越來越強烈,評價標準更為嚴格。
然而,“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隨著小品“鐵三角”的解體,“白云”的激流勇退,趙本山近年來的表演顯得力不從心。于是坊間罵聲紛至踏來,“驅逐”的聲音、諷刺的言語不絕于耳。但當我們冷靜下來,換位思考,換了誰又能承受住數以億計觀眾的期待?壓力可想而知。
趙本山此次并非因病退出,而是因為對于劇本的不滿意。隨即趙本山加盟地方衛視春晚的消息不斷,這或許能夠有力的說明央視春晚對于演員的壓力有多么巨大,即便是身經百戰的“小品王”也如履薄冰。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經21年打造而成的“小品王”的接力棒并不是那么輕易就可以接替的。趙本山的成功絕不是偶然,即便有人說他已不是從前那個淳樸、憨厚的“趙大叔”了,坐擁的億萬資產讓他多了一份商人的“銅臭味”。捫心自問,這些轉變中有多少是來自觀眾的“捧殺”呢?
趙本山的退出成為蛇年春晚的一絲遺憾,但“草根明星”郭德綱的加盟又為蛇年春晚帶來一股清風。人們開始猜測郭德綱是否可以接過趙本山的大旗,延續國人的歡笑,謎底只有在那個萬眾矚目的夜晚過后方能揭曉。無論結果如何,眾口難調,褒貶不一的聲音一定會有。我們需要給“趙本山們”一些時間去調整,同樣,我們也需要時間來適應。無論“草根”還是“大腕”,只要能為觀眾帶來歡笑,足矣。何必和快樂太較勁呢?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