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年一度的春運又將開始,如何規范客運市場以便最大程度的保護乘客的生命安全和正當權益再次成為全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近期,記者在遼寧省錦州市采訪時發現當地存在著大量沒有合法營運手續的車輛公然在客運站“喊客”。不僅如此,在當地非法營運已經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它不僅有明確的分工,還存在著多臺車穿線并隨意卸載乘客的現象。黑車運營的猖獗局面致使當地民眾質疑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能力。
錦州火車站站前地區是該市最為繁華的商業地段,長途客運站和商業街都在此地。為此,錦州站前地區也成為當地客運的中心點。
違法運營出租車成產業鏈
而令當地民眾深惡痛絕的黑車運營就在此地。當地群眾反映稱錦州站前地區長期存在黑車非法運營的情況,這不僅影響了正常的客運市場,更對乘客的安全和利益造成嚴重的隱患。
記者了解到,因臨近春節當地的客運市場顯得很繁忙,農民工返鄉和學生寒假回家成為客運緊張的主要原因。
也正因如此非法營運就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間。在錦州火車站前,20余名中年婦女組成的隊伍很是引人注意,她們不停的喊著鄰近縣市的名稱,并在寒風中舉著各種站牌,當地人告訴記者這些都是職業喊站人。“職業喊站人”就是指被當地一些長途客車雇傭為其拉攏乘客的人。每條線路會支付她們700元/月作為報酬,她們的雇主有一些是錦州市內的合法出租車,但更多的則是來自錦州附近縣市的沒有營運手續的車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黑車”,其中以黑山縣、凌海市和義縣的車輛為多。
經過幾天走訪,記者大概統計了這些黑車的報價:錦州—盤錦:40元/人,錦州—義縣:20元/人,錦州—朝陽:50元/人……
這些車輛攬到乘客之后都會將乘客聚集到一起,一般情況下湊足4個人才出發,他們會在中途尤其是兩市縣交界處將乘客卸載到當地營運車輛上,行業內稱這種做法為換乘,而車主的利潤主要來源于此。據了解,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數年的時間,在當地成為普遍現象。
記者以乘客的身份親自體驗了黑車營運的方式。記者選擇了一輛由錦州開往盤錦的車輛,在位于凌海市與盤錦盤山縣交界的地方,記者被掛有遼L盤錦牌照的當地車輛換乘,而車資則交到錦州車主手中。
記者在錦州站前的郵政大廈以及附近幾個胡同內,分別查證了大約11臺黑出租車,牌照分別為遼GK3**9、遼GM8**8、遼GL9**8、遼GT7**0、遼GT4**8、遼GTT**9、遼GT1**8、遼GTT**9、遼GT1**3遼GT2**6、遼GT7**0等,這些車輛專門跑盤錦、義縣、朝陽等地。
神秘電話后 違法車輛消失
體驗了錦州黑車的運營之后,記者來到位于錦州站前的錦州市出租汽車管理處。一名孫姓副處長接待了記者,針對記者反映的情況孫處長表示一定嚴查,并在一段時間后協同記者一起來到錦州站前的出租車集散地,當場查扣涉嫌違法運營出租車輛4臺,而余下的車輛在記者趕赴錦州市出租汽車管理處后現場后都已經不再。
在現場留守的記者表示一些車輛的司機接到莫名電話后便駕駛車輛離開現場。
而錦州市出租汽車管理處孫姓副處長表示,想處罰涉嫌違規運營車輛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才能行使處罰權,并督促記者盡快拿出證據以便處罰違規車輛。
整個過程不免令人生疑:出租汽車管理處本應負責日常檢查巡視非法運營等行為,為什么等舉報才能加大力度處罰?此外,在記者采訪期間,究竟是誰給非法營運者打電話通風報信造成部分運營車輛駛離?這一切,顯然不合常理!
根據《遼寧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規定:從事道路運輸的車輛,應當持有批準其經營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核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證》,并隨車攜帶;出租汽車客運固定線路經營或者空車待租拒載、強行并客,中途無故更換車輛、甩客、繞行攬客或者將旅客移交他人運送的,責令改正,處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許可機關吊銷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無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或者持無效道路運輸證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由縣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停止經營;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2萬元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雖然國家早有明文規定,但是錦州的非法營運市場整治情況并不樂觀,截至稿前記者再次來到遼寧省錦州市進行暗訪,發現該市出租車市場管理混亂現象依然突出,沒有任何改善跡象。而錦州市出租汽車管理處也未將暫扣車輛相關處罰結果予以告知。
至此,我們不禁質疑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錦州市黑車行業如此猖獗,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管工作如何落實?在如此混亂的局面下,乘客的人身安全及合法權益又該由誰來保護?
就在記者發稿時,錦州市出租汽車管理處給記者回函稱:記者反映的黑車運營問題屬實,現正抓緊查處;專業喊站人員現象存在,但因為不具相關職能,監管較難;對于內部稽查人員一旦出現違規現象將嚴厲查處。記者將對此問題給予持續關注和報道!(記者:陶凱龍)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