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1月19日是首個世界廁所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當天發表致辭,呼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實現讓人人享有衛生條件的目標。
潘基文在致辭中說,每年有80多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于腹瀉,衛生條件和個人衛生狀況差是這一現象的首要原因。在全球范圍內,約有25億人無法享有充分的衛生條件,超過10億人露天排便。他說:“我們必須打破禁忌,努力讓人人享有衛生條件,使之成為發展領域的一項全球優先事項。”
潘基文說,衛生條件是人類健康和環境健康的核心所在,就可持續發展、尊嚴和機會而言,衛生條件也不可或缺。他指出,劣質的水和衛生條件讓發展中國家每年蒙受約2600億美元的損失,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5%;另一方面,在衛生條件方面每投入1美元則可帶來5倍的回報;學校若有像樣的廁所,女生入學率會提高11%;女性若有獨立的公共衛生間,她們遭受侵犯的風險就會降低。
潘基文說,盡管在衛生條件方面采取行動的道德和經濟理由非常充分,但迄今進展太小太慢。要實現把缺乏充分衛生條件的人口比例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國際社會仍任重道遠,必須立即加大工作力度,與所有行為體攜手合作,以取得快速和切實的成效,同時把衛生條件置于2015年后發展框架的核心位置。
潘基文說:“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并就廁所和衛生條件的重要性進行公開和坦誠的討論,我們就能改善人類大家庭三分之一成員的健康和福祉。這正是世界廁所日的目標。”
2001年11月9日,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代表在新加坡舉行首屆廁所峰會,使一直難登大雅之堂的廁所問題受到全世界的關注。今年7月24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由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中國、俄羅斯等近100個國家共同提案的決議,把每年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以推動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建設,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記者王雷 顧震球)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