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原標題:加納成為西非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汪渝):西非國家加納的經濟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發展。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加納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392億美元,超過了科特迪瓦、喀麥隆等西非大國,在西共體國家中位列第二,僅次于非洲第一大產油國尼日利亞。在世界經濟論壇2012-2013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加納位列第103位,比前一年上升了11位,在所有非洲國家中名列第十。這一系列不錯的成績使國際觀察家普遍看好加納的經濟發展前景。
分析人士認為,加納競爭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
政治經濟環境穩定
1992年,加納結束了軍政府統治,政府權力回到人民手中。在隨后的20年里,加納成功舉行了6次大選。由于其他幾個政黨規模和影響力較小,選舉事實上成了兩個最大黨派——全國民主大會和新愛國黨之間的角力。盡管全國民主大會自稱是“社會民主黨”,而新愛國黨號稱是鼓勵私有、重視發展經濟的政黨,但其實兩者在政策觀點上并沒有太大的差異,以至于該國選民在投票時常常感覺無所適從。而這恰恰保證了國家經濟政策和規劃的延續性。政策環境的穩定不但使加納本國企業家和私營業主可以放心經營,也使海外投資者對加納市場青睞有加。
多元化的經濟發展道路
與嚴重依賴石油經濟的西非第一大經濟體尼日利亞不同,加納的經濟發展走的是多元化道路。黃金、可可、木材出口,以及蓬勃發展的IT產業都為加納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其中,可可和黃金出口目前仍占加納財政收入主體。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世界第二大可可出口國,加納政府在給農民提供購買化肥的補貼之外,還承諾讓可可種植者至少得到相當于作物國際市場價值60%收益。在這些優惠措施的影響下,加納的可可生產規模還在不斷擴大。在黃金開采方面,由于受到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世界各國的投資者競相追逐黃金,以求資產保值,黃金價格從2008年開始一路走高。需求旺盛帶動了加納黃金產量的攀升。2011年,加納黃金年產量達100噸。
石油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007年6月,加納西部省發現了朱比利油田,這是過去10年中在西非地區最大石油發現之一。據估計,該油田擁有18億桶的石油儲量。朱比利油田的開發項目目前處于第一階段,其產量最終將穩定在每天12萬桶,并將在第二階段項目開始產油后達到每天25萬桶。新發現的TEN油田石油儲量也達到3.6億桶,而加納沿海石油帶的遠景儲量更是高達330億桶。
隨著海上油氣田不斷得到開發,加納有可能成為繼尼日利亞和安哥拉之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第3大產油國。
合理的經濟政策
2002年2月,加納開始享受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起的“重債窮國免債計劃”的支持。加納將通過債務減免省下來的錢用于減少貧困和發展落后地區經濟,成效顯著,在2009年揭掉了“貧窮國”的帽子,躋身世界銀行所劃分的中低收入國家行列。
此外,為了刺激經濟增長,加納政府還自2012年以來加大了用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鞏固國民經濟薄弱項目的投資。與此同時,加納正嘗試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增加財政收入,包括稅收體制改革、取消燃油補貼、利用油氣發電從而向鄰國出口電能、提高金礦的使用稅等等。
合作伙伴中國的大力支持
中國一直重視發展與加納等非洲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往來。據中國海關統計,2013年第一季度,中國與加納雙邊貿易額達11.31億美元,位列非洲第8,在24個中西非國家中列第3,同比增長26.9%。
此外,中國企業也在加納扮演著建設者的角色。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在加納設計建設的該國第二大水電站——布維水電站已經于今年3月開始發電,該項目全部完工后發電功率將達到400兆瓦。除了滿足加納國內的電力需求外,多余的電力還將出口,使加納重新成為電力出口國。類似的中國企業也在加納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由于具備了以上多個方面的綜合優勢,分析人士預測,加納經濟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從而繼續引領西非地區的經濟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