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中新社華盛頓5月30日電 (記者 德永健)在不斷發動能源和金融制裁之際,美國30日對伊朗開打“信息戰”,準許向伊朗出口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
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當日宣布,為了促進伊朗人民的信息自由流通,美國財政部正在發放一般許可證(General License),準許向伊朗出口涉及個人通訊的服務、軟件、硬件等。
這意味著20多年后,美國開始重新向伊朗出口消費類電子產品。1992年,美國下令禁止向伊朗出口相關產品,使得伊朗民眾迄今只能在黑市購買蘋果手機等熱門商品。
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強調,在伊朗政府加大力度封鎖信息之際,解除出口禁令可以使伊朗人民獲得更安全、更先進的個人通訊設備,不過嚴禁利用一般許可證向伊朗政府以及受到美國制裁的個人和實體出口電子產品。
同天,美國財政部又發動制裁,將伊朗司法部下屬的一家審查委員會和伊朗最高領袖辦公室副主任列為制裁對象。
美國財政部稱,受到制裁的委員會涉嫌向伊朗人民過濾信息,最高領袖辦公室副主任則涉嫌指使情報部門鎮壓伊朗人民,為此嚴禁美國公民與他們發生業務往來,并凍結他們在美國境內的全部資產。
此外,美國國務院以涉嫌政治壓迫、踐踏人權為由,對近60名來自伊朗政府、軍隊、情報、司法、監獄以及通訊部門的官員和個人實施簽證限制,使得伊朗因踐踏人權而受到美國簽證限制的總人數超過百人。
2010年,美國同樣以促進伊朗人民信息自由流通為由,解除了對伊朗出口互聯網服務的禁令,允許獲得一般許可證的技術公司向伊朗出口即時通訊、電子郵件以及網頁瀏覽等互聯網服務。
觀察人士表示,美國相繼取消互聯網服務和電子產品出口禁令,明顯希望伊朗民眾繞過官方審查,借助手機短信、社交媒體等對政府施壓,同時繼續通過能源、金融等一系列制裁鉗制伊朗經濟,最終“雙管齊下”逼迫伊朗政府放棄發展核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