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個涉足政壇不滿1年的新秀,一個集節目主持人、專欄作家、演藝名人和政客等多重身份于一體的奇才,亞伊爾·拉皮德把他領導的政黨稱為“擁有未來黨”(簡稱“未來黨”),他的支持者們把他捧為“以色列夢”的造夢者,稱贊他“懂得如何兜售夢想”,而他們則是這些夢想的追隨者。最近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多達40%的以色列人希望拉皮德在4年內接替內塔尼亞胡,成為下一任以色列總理。
在今年1月底舉行的以色列議會選舉中,拉皮德領導的未來黨出人意料地贏得了19個議席,首次參選便成為議會第二大黨,這在黨派競爭歷來慘烈的以色列政壇堪稱夢幻般開局。利庫德集團競選顧問在選舉結果揭曉后說,“我們原本以為只會輸一些選票給拉皮德,可沒有想到,我們竟然輸了這么多,這簡直是未來黨的大勝。”在隨后近兩個月的組閣談判中,未來黨最終贏得了財政、教育、衛生、社會福利和科技等5大部委的部長席位,拉皮德出任舉足輕重的財長一職。
“一個正常的以色列”,這是拉皮德向以色列民眾兜售的“以色列夢”的核心理念。他認為,“政治是關乎我們自身的東西,關乎平等地承擔義務,關乎住房問題,關乎教育問題,關乎中產階層的痛苦掙扎。”因此,他把未來黨定義為一個中間黨派,代表以色列廣大中產階層的利益,主張調整以色列的施政重心,把更多的資源配置到內政問題上,如重視世俗教育、改革施政方式、削減部長人數、增加住房補貼、懲治腐敗、強化法制,扶持小企業等。
拉皮德的“以色列夢”深深打動了以色列民眾,特別是中產階層的心。近年來,以色列民眾生活成本的不斷上升讓世俗中產階層叫苦連連,進而引發了他們對于政府內政政策的諸多不滿。比如,極端正統派猶太家庭依靠國家福利生活卻享受免服兵役的權利;國家經濟命脈被少數有權勢的家族掌控等。2011年7月,以色列曾爆發該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游行示威,至少45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不斷攀升的房價和物價,要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通貨膨脹。值得注意的是,參加示威的大部分人是世俗的中產納稅人。
最新統計顯示,以色列目前尚有24%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是經合組織成員國中比例最高的國家,而最富有的20%的人口獲得了全國人口總收入的40%,最貧窮的20%的人口僅獲得6.3%的收入。與此同時,以色列人的生活成本不斷攀升。過去五年,以色列人均收入增長17%,但食品價格上漲25%、水價上漲40%、汽油上漲23%、公寓樓價格上漲55%、房租上漲27%。對此,內塔尼亞胡上屆政府雖然提出過一些改革方案和建議,但大都隔靴搔癢,并未碰觸到問題根本,民眾普遍不買賬,對執政黨利庫德集團的失望也與日俱增。在普通以色列人看來,發展經濟并不是根本目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是應有目標。
而拉皮德及其領導的未來黨拋出的“以色列夢”,正好迎合了以中產階層為代表的以色列民眾的政治訴求,讓他們在對執政黨利庫德集團失去信心的同時找到了新的希望。以色列民眾似乎已經厭倦了所謂的國土安全政策,與其與伊朗“硬碰硬”,不如安心好好過日子。在物價飛漲的今天,他們更關心住房、子女教育等現實問題,所以,他們選擇了一個關注中產階層利益的新興政黨,希望它能夠改變社會現狀。
當然,安全問題也是“以色列夢”必須直面的關鍵問題之一。在巴以問題上,拉皮德主張承認巴勒斯坦國,盡快與巴方展開和平談判。他曾打了個很巧妙的比喻:“我們并不尋求與巴勒斯坦的幸福婚姻,而是試圖找到一個讓雙方都能接受的離婚協議。”但同時,他認同耶路撒冷不可分割,認為應保留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為此,他還特意把自己的首場競選活動選在約旦河西岸的一個猶太人定居點。
務實而又相對溫和的政治主張、領導人的超凡個人魅力、駕輕就熟的媒體攻勢,拉皮德和他領導的未來黨憑借“以色列夢”的施政理念,在以色列政壇刮起了新風,并為之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專家預測,未來黨的入閣將會在民生和軍事事務上產生一定的影響力,迫使一貫強硬的內塔尼亞胡在某種程度上調整其執政方略,使新一屆政府的立場趨向溫和。(范曉 涂龍德)
【原標題:“以色列夢”的造夢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