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今年9月下旬,天柱縣社學鄉金井村烈屬何菊香一家位于壕鄉礦區的一幢木房被洪水沖淹損毀……就是這棟簡易的木屋,引發了一場愛心接連。
據介紹,1976年初,24歲的何菊香與社學鄉金井村平能組21歲的小伙楊武全結婚。同年冬,何菊香懷孕,而楊武全則應征入伍。
1979年2月17日,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在當年10月6日的一次戰斗中,楊武光榮犧牲。而此時,他的兒子僅有2歲多。楊武全離開后,何菊香選擇留下來,照顧烈士的母親潘東妹和兒子。
在1993年以前,何菊香與楊武全的兄弟們擠在老房子里居住。1993年,家里人口增加,老房子住不下,何菊香便在自留地蓋了約80平方米的木房。房屋竣工后,由于家里窮,一直沒有裝上木板壁,只用竹編籬笆簡單圍著避風。現今,這棟房屋殘破不堪,長滿青苔,已基本遺棄。
1998年,為了方便撿礦,他的兒子在金井村壕鄉礦區搭建了一幢簡易木房,一家人便搬遷到此生活,一住就是15年。
但是在今年9月25日,這棟簡易木房走到了生命的盡頭。當時,連續降雨,引發洪水,這棟木房被淹。此時,因兒子兒媳外出打工,何菊香便帶著兩位小孫孫,跑出了屋子。這棟老屋不能住了,何菊香便帶著孫孫進入縣城租房住。
次日,在得到何菊香的房屋被水淹的消息后,老兵胡自由給當地政府打電話反映情況。當地政府很重視,立即趕赴探望。縣民政一位副局長出面,為他們一家聯系廉租房事宜,以便安置。

何菊香住上了廉住房
最后,縣政府特事特辦,調撥了一套兩室一廳,有50多平米廉租房給何菊香一家。又給予其2萬元救災款,作為“安家費”。何菊香作為烈屬的所有待遇,均不變。
與此同時,天柱籍參戰老兵的愛心接力也正在緊張進行,今年10月14日,這些老兵幫助魚何菊香的兒子楊云波,在金井村壕鄉打地基建房,重新蓋上一棟木樓。“當時,有人提議說老屋不用再蓋了,但大家認為這是烈士的根,不能丟下,所以又建了一棟木房子。”老兵胡自由說。
各地在獲知何菊香的情況后,還紛紛解囊捐款。“燃燒的血”互助基金會網站的版主“西蒙”(網名)給捐助了6000元。凱里高位截肢老兵吳華,雖然自己也不寬裕,但還是主動捐助了600元;兵姐“鹿橋依夢”(網名)不僅自己捐資2000元,還替在越戰中犧牲的烈士歐陽小雄捐了1000元……到10月24日捐款結束時,何菊香一家收到了4萬元“愛心款”。
天柱縣社學鄉民政辦一位工作人員說,縣里和鄉里一直都在關注何菊香的住房問題。“我們多次問過她,如果要蓋房子,就到鄉里來反映,約2萬元的危房改造資金,一直幫她留著。”這位工作人員說,縣里給她安排廉租房之后,鄉里也給她們一家送去了1萬元的安家費。(謝楠 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