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加強培訓 上門服務 強化監督檢查
天柱縣民生資金監管“三到戶”
天柱縣采用多形式宣傳,加強培訓、上門服務、強化監督檢查三項措施,實現了民生資金監管的“三到戶”。
為確保惠民政策宣傳到村到戶,天柱縣結合國家村村通應急調頻廣播建設項目,在“三到戶”試點村建立了廣播宣傳平臺。創建開通了LED電子顯示宣傳平臺。在本地報紙上刊登惠民政策知識。在有線電視上、網站上和利用手機短信加強惠民政策的宣傳。在手機短信中宣傳惠民政策。由縣里印制惠民政策宣傳手冊資料送到群眾家中。在村務公開欄上刊登公示惠民政策。召開村民小組和群眾大會時通報惠民政策。通過多種方式方法對惠民政策的宣傳,及時將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群眾最為關心的各項惠民政策及辦事流程,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傳遞到群眾家中,手中和心中,提高了群眾對惠民政策的知曉率。
為確保惠民資金算賬到戶,天柱縣開通了“糾風惠民”網站。將全縣各鄉鎮各村的惠民資金發放情況向全社會公開。開通了惠民資金發放信息自助查詢電話系統,由駐村工作人員上門幫助村民培訓學習查詢技術,讓各村民可隨時查詢自己應享受到的惠民資金。由縣紀委監察局統一組織縣鄉村涉及到民生部門的單位和人員進行民生資金算賬到戶的集中培訓,培訓之后就安排他們進村入戶去填寫和發放《惠民資金明白卡》,手把手地教會群眾如何計算自己應享受到的惠民資金,如何運用查詢系統。組織培訓的人員又對鄉鎮村組和村民進行查詢培訓。目前,全縣已有20多萬村民能正確使用自助查詢和上網查詢惠民資金的方法。
為確保惠民資金發放到戶,天柱縣借助信合部門正在實施的“銀行卡助農取款代理服務點”建設項目,在全縣各村設立中國信合POS取款終端機的機會,大力推進惠民資金“一卡通”,將惠民資金卡發放到群眾手中。為確保各項惠民資金在運行途中不出現截留、挪用、代領和貪污等梗阻現象,天柱縣建立健全了惠民資金賬戶規范管理制度。縣紀委監察局將梳理出來的19項惠民資金專門建立了惠民資金的開戶行,對部門主要責任人、具體管理的財務人員、負責監督的紀檢人員都明確了相應的責任,實行惠民資金封閉運行,專人管理,專款專用。建立健全了惠民資金發放的監督檢查機制。該機制規定各部門在報送惠民資金發放名冊給金融機構之同時,也報送一份發放名冊給縣紀委監察局備案備查。縣紀委監察局則根據各部門上報發放的名冊進行認真分析對比,從涉農資金電子監管平臺反映出來的問題中排查案件線索,然后交給各對應的紀工委去查詢和查辦,還規定各部門必須在七天內作出認真負責的書面答復以供紀檢監察機關評估。建立健全了村組終端監督機制。專門成立了村惠民資金監督委員會,設立了專門的紀檢員;由縣紀委每年負責組織管理和監督培訓;在村里創建了惠民資金發放告知平臺,涉及到村到戶的惠民資金進行發放和變動時,平臺則通過短信的形式告知村級監督終端的村監督委員會和村紀檢員,村監督委員會則及時將惠民資金發放信息刊登在村務公開欄上,群眾若發現有錯有誤有疑問,則可馬上用公示欄上的舉報電話舉報到縣紀委監督局,這種犀利、超前的監督渠道和暢通無阻的信訪舉報綠色通道大大提高了惠民資金的安全性,最終確保了惠民資金的發放到戶。
由于監管措施有力,監督檢查到位,到目前為止,天柱縣紀委監察局共查處惠民資金發放違紀案件7起7人,收繳違紀資金143.38萬元,清退20.8萬元,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163.54萬元,有效地維護了困難群眾合法權益。(作者: 朱柏仁 蘇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