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天柱縣整合有利資源,發揮黨組織引領、服務發展的作用,正在演繹農業產業的精彩“蝶變”升級,在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之間續寫新的輝煌,引導和帶領人民群眾邁向現代化農業之路。
轉變服務理念,創新縣級農業發展思路
近年來,天柱縣切實轉變干部工作作風,組織農技干部深入生產第一線,下鄉入戶蹲點調研,及時掌握基層發展實情,幫助鄉鎮、村居制定的農業發展思路和規劃,引導鄉鎮干部、村干科學、規范、合理地做好農業管理與服務工作,加大農村幫扶力度。為加大科技興農力度,全面實施科技入戶工程,不斷開拓創新,實行科技下鄉“三直接”服務(農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真正把農業科技送到各家各戶,落實到田間地頭。依托天柱電視臺、遠程教育、氣象電子屏等平臺,積極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引領農民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產方式,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積極爭取項目扶持,整合國土整治、農業開發等各類資金加大農業產業化建設力度。通過大戶帶動、土地流轉、農民入股等方式,培育農民生產組織,打造優勢產業標桿,走“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路,初步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特、一戶一品”的產業化生產格局,天柱農業由數量型、分散型、勞動密集型、粗加工型向品質型、集約型、“勞動、資本、技術、品牌”融合型和精深加工型迅速轉變,有效增強農業產業的市場競爭力。目前,烤煙種植面積2萬余畝,年產清香型煙葉4萬余斤,產值5000多萬;油茶24.6萬畝,年產茶油1080噸,產值6500多萬元;年出籠商品騾鴨突破257.07萬只,產值11310萬元。
打造專業品牌,加快鄉鎮農業產業轉型
結合實際,引導各鄉鎮按照“建基地、創品牌、壯規模”的發展思路,積極推進特色產業發展,搶抓農業產業化發展良好政策機遇,從農產品生產、流通和品牌等環節入手,通過政策引導,科學規劃,集約經營,提高鄉鎮農業生產規模、品質和效益。為各鄉鎮、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業基地選派黨員聯絡員,并及時組織縣級相關農業技術專家深入鄉鎮進行技術指導,提供技術服務,為農業企業進行產品宣傳,緊緊圍繞專業產業和產品發展,多舉措施多渠道重點扶持。高釀鎮黨委找準經濟突破口,做優做強“天子米”品牌,先后注冊成立優質稻專業合作社、天柱縣森源米業有限公司,全力建設天子米生產基地,全鎮3600多戶農民種植優質稻兩萬多畝,年暢銷“黔豐寶”牌天子米3800噸。坪地鎮黨委以主攻烤煙、富民強鎮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種植規模化,不斷優化發展布局,全力打造清香型烤煙專業鄉鎮。全鎮400多戶種植烤煙面積5551畝,年交售清香型煙葉11934.8斤。目前全縣專業種植清香型烤煙鄉鎮6個,專業種植油茶鄉鎮6個,專業種植優質水稻4個。
依托特色產業,促進群眾聯動增收致富
以當地資源為依托,因地制宜,著力培育特色產業,大力提高村民綜合素質,有力推動了村級組織凝聚力的增強和社會和諧發展。近年來,天柱縣大力推進“一村一品”發展模式,發揮黨員帶富作用,采取“扶大聯小”、“扶強并弱”的思路統籌規劃產業發展,直接籌資300多萬元,幫助全縣100多個村引進致富項目100多個,同時還為200多個村贈送水稻、烤煙栽培、病蟲害防治等宣傳資料共5萬余份。先后舉辦了科技培訓班80多期,培訓農民10多萬人次,通過技術培訓,150多個村特色產業得到較大發展。通過樹標打造,加速轉型,實現農民增收,全縣涌現出一批優秀產業示范村。木杉村依托奇險峻秀的“一線天”自然風光和優良植被,著力發展現代農業觀光旅游業,50多戶農民與縣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合資組建木杉一線天現代觀光農業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凝聚本村及周邊村寨130多戶村民走上鄉村旅游發展路;云洞村46戶村民與湖南新晃縣種植大戶聯手,流轉山地種植金銀花150畝,實現年收入達30余萬元。八一、新舟、青溪、分水、漢寨等20多個村、137戶廣植四季瓜果蔬菜1560畝,帶動城郊農家樂29家,年均創產值5000多萬元。目前天柱縣農民專業合作社370多個、特色農業示范村211個。(楊佐靈)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