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12月14日,黎平文物部門在該縣肇興鎮皮林侗寨發現一座始建于清朝四十八年(1783年)的鼓樓,距今已有230年的時間,保存完好。
黎平縣文物工作者調查和考證,這個鼓樓叫“臘恩鼓樓”,高為5層,共有16根直徑在40厘米以上的百年紅心杉木柱子,作為架子。

這個鼓樓的中柱至今完好

皮林村83歲的寨老吳廷剛介紹,這個鼓樓在黎平乃至周邊區域都是最早修建的鼓樓之一,“文革”之前,鼓樓上懸掛著有“建制于乾隆四十八年”的毛筆字大匾。
遺憾的是在1966年12月16日,省外紅衛兵大串連來到皮林村時,將這塊匾焚毀。“焚匾的事件,在我們村的大事記錄冊子中有記載。”吳廷剛說。
該鼓樓人氣很旺,每到傍晚,村里的老少都到鼓樓來議事和擺龍門陣。如果議事事件在夏夜,村民們便燃上蚊香,而在冬天里,村民們則在鼓樓的火堂里燒柴火取暖。因為鼓樓里長期有煙薰火烤,加上常年人氣旺盛,才使得鼓樓沒有朽壞。
鼓樓是侗寨的標志性建筑。據文物部門統計,全國現存鼓樓630余座,花橋500余部。而黎平城鄉的侗寨就有鼓樓320座,花橋290部,戲臺340個,均占全國的50%以上,有專家稱“黎平侗寨是鼓樓、花橋、戲臺的博物館。”(陸書明 鐘家榮攝影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