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侗族大歌廣泛流傳于貴州、廣西、湖南三省(區)交界的侗族地區,其中以貴州黔東南的黎平、從江、榕江和廣西的三江最為盛行。
作為一種無指揮、無伴奏的多聲部民間合唱藝術,侗族大歌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民間沒有多聲部合唱歌曲”的空白。如今,侗族大歌被世人譽為“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于2009年躋身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侗族大歌傳遞的是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聲。其中蟲鳴鳥叫的模仿之聲,高、中、低音的渾然一體,它不僅是一種音樂,更是人與社會和諧相處道德哲理的生動傳遞。
如今侗族大歌迎來了更多世人的青睞目光——

侗族大歌演唱曾在第四屆世界合唱節獲得金獎
2013年4月,上海教育電視臺、全國教育聯合體攝制組在黎平縣成功拍攝《中國之最》文化專題片《侗族大歌》。據了解,該項目屬國家“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出版項目,拍攝完成后將制作成中英雙語向全球公開發行。

中國之最——《侗族大歌》拍攝
2013年5月,騰訊•銅關侗族大歌生態博物館建設項目在貴州黎平銅關啟動,這為保護和傳承侗族大歌、促進侗族大歌發展、培育鄉村文化提供了一個有效平臺。

世界著名鋼琴家尚·馬龍在“鄉村音樂周”激情演奏
2013年9月,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周,來自比利時音樂王國的世界著名鋼琴家尚·馬龍與中國貴州黔東南黎平侗族大歌組合同臺獻藝,奏響了“我們的鄉村音樂”,實現中西合璧,完美的音樂讓在座的觀眾贊嘆不已,天籟侗族大歌向人們詮釋和諧本質。

黎平縣侗族姑娘在“鄉村音樂周”現場演唱侗族大歌
2013年9月28日第五屆黎平•中國鼓樓文化藝術節即將在貴州黎平肇興侗寨舉行,屆時侗族大歌又將給人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實在是一件讓人翹首期盼的事。
侗族大歌用它和諧的音樂哲理,讓一代又一代侗家人快樂地生活著,也遠遠不斷地將和諧因子傳遞給了外來的人們,相信疲憊都市沉浮中的你我也正期待與它進行一次魅力的相遇……(楊 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