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三月的雷山,春光明麗,桃李芬芳。3月16日,貴州民族大學人文與社會學院黨總書記黨總支書記楊發樂教授、李錦平教授一行來到雷山,給“雷山縣苗漢雙語教師培訓班”83名農村小學教師授課,受到學員們的熱烈歡迎。
為推動苗漢雙語教學和民族文化進校園工程,提高農村教師雙語教學能力和基礎教育教學質量,3月16日上午,雷山縣苗漢雙語教師培訓班在雷山民族中學開班,來自全縣九鄉鎮83名農村小學教師參訓。
楊發樂教授在開班儀式上講話,指出雷山縣15萬人口中82%是苗族同胞,民族山村小學教師通過接受雙語培訓,運用雙語教學,有利于苗族小學生在苗語幫助下,助力漢語言與其他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這對于以苗語為母語、對漢語接觸較少的苗族小學生,減少了直接進入漢語教學導致的語言障礙和學習困難,可以縮短兒童教育進程。
李錦平教授開講第一課《苗漢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從“學習掌握苗語文的好處、苗族歷史文化的幾個特點”到“苗族語言文字概況”等內容。李教授本是雷山縣西江鎮開覺村人,是著名的苗語文專家,閱歷深厚、成果豐碩、德高望重。課堂上,李教授運用多媒體課件聲、色、光、影的交織,加上充滿激情的即興說、唱、跳、舞,細致的觀察、翔實的事例、深刻的剖析、生動的講述,平中見奇,見解卓識,使廣大受訓教師心智受啟,課堂上爆發陣陣熱烈掌聲,深感民族文化的多彩魅力,激起了高昂的民族感情和雙語教學的濃厚興趣。李教授上午、下午的課,吸引了雷中教師趕來旁聽,教室座無虛席,門窗擠滿了人。下午放學時,大家與李教授合影留念,并紛紛跟李教授索名片、要手機號碼,表示要常與教授交流學習苗學文化。
掌批小學楊勝倫老師說:“聽李教授的課,耳目一新,大有發現,大受啟發,原來苗族平常的稱呼、衣著、習俗、歌謠,蘊含著生動的歷史故事和豐富的文化淵源,非常有趣、優美和珍貴,值得傳承和保護。”
趕來旁聽的雷中藝術教研組長蔣正貴說:“民族文化是個寶,挖出來是金是銀。苗族文化源遠流長,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商業化、市場化、全球化和打工潮的沖擊,民歌、民樂等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面臨嚴峻形勢,苗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搶救工作刻不容緩。”
縣教育局長劉俊說:“廣大的民族山村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基石,也是推進民族文化進校園的前哨,提高雙語能力,開展雙語教學,傳承民族文化,山村小學和山村教師的地位特殊,使命光榮,意義重大,義不容辭”。
據悉,雷山縣苗漢雙語教師培訓分3月16-17日,3月23-24日,3月30-31日三個階段進行。(余國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