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期,貴州如何立足于自身優勢,搶抓外部機遇聚合和內部機遇凸顯的雙重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實現“趕”和“轉”的雙重任務?
在今年年初召開的貴州省第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陳敏爾同志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后5年將通過構建符合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的特色產業體系、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基礎設施體系、具有山區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和城鄉統籌發展體系、面向基層面向民生的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體系、助推科學發展的動力支撐體系和生態環境安全保障體系等“六大體系”,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到2017年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84%。
依托資源稟賦
打造特色產業
貴州資源稟賦優異,蘊藏著豐富的能源、礦產、生物、文化、旅游等資源。但長期以來,卻因優勢資源難以就地加工、增值轉化而陷入“守著金山反受窮”的尷尬境地。
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工業、做特做優農業、做新做實現代服務業,成為貴州科學發展的根本基礎和重要保障。圍繞這一目標,貴州將集中力量發展煙、酒、茶、藥等特色輕工業,加快推進煤電磷、煤電鋁、煤電鋼、煤電化等資源深加工產業一體化,重點培育新材料、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信息產業。與此同時,著力發展烤煙、蔬菜、中藥材和草地生態畜牧業等特色優勢產業,并實施生態文化旅游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把旅游和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今后5年,貴州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增加值力爭年均分別增長20%、5%和13%。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突破發展關鍵瓶頸
貴州在鐵路、公路、航空等方面“大動作”頻頻:向珠江三角洲挺進的貴廣高速鐵路、延伸到長江三角洲的滬昆客運專線、連接黔渝經濟圈的成貴客運專線和渝黔快速鐵路正在加快建設;縣縣通高速公路項目全面開工建設,2015年將基本實現縣縣通目標;下大力推進民用航空建設,打造形成以貴陽龍洞堡機場為中心,覆蓋全省9個市州13個支線機場的“一干十三支”機場布局;大力發展航運事業,加快推進烏江、南北盤江和紅水河通航設施建設。2017年,貴州的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6000公里,鐵路營運里程超過3800公里,水運通航能力超過3000萬噸。
立足貴州山區特色
協調推進城鎮化
城鎮化率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近幾年來,貴州城鎮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2012年全省城鎮化率已提高到35%,但仍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西部地區平均水平。為提升城鎮化水平,貴州制定了《貴州省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爭取國家支持,將黔中城市群納入全國城鎮化建設規劃中,明確了以大城市為依托、中小城市為重點、小城鎮為基礎,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思路。為此,貴州正舉全省之力加快貴安新區建設,努力將其建設成為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貴州計劃建設100個交通樞紐型、旅游景點型、綠色產業型等不同類型的特色示范小城鎮,重點打造100個城市綜合體,從商貿、居住、會展、旅游、文化等方面進行功能區分,實現錯位發展。貴州還將通過“富、學、樂、美”的“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提升農村綜合發展能力及區域協調發展能力。
堅持“民生為本”
發展社會事業
民生作為第一要務,是貴州科學發展的重點和根本取向。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從2013年開始,貴州將壓縮5%各級黨政機關行政經費,用于實施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和實行3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的“9+3”計劃,并以控輟保學為重點,爭取確保以縣為單位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85%以上。
扶貧脫困是貴州最突出的民生。為此,貴州啟動扶貧生態移民工程,采取集中安置為主的方式,從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將貧困群眾搬遷至縣城的規劃區、產業園區和重點小城鎮,為每戶移民配套建設一個門面或攤位、柜臺,并開展相關職業技能培訓,拓展移民就業途徑。在未來5年內,爭取完成扶貧生態移民搬遷145萬人,減少貧困人口500萬人,40個縣、900個貧困鄉鎮實現減貧“摘帽”。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
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
貴州將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堅持科技引領,形成體制機制的新優勢、開放型經濟的新格局、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力。
在國有企業方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促進兼并重組,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資源深加工、裝備制造、能源等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深化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和帶動力。
在民營企業方面,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電信等領域,更多更好地為民營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科技支撐和要素保障,增強民營企業活力,壯大民營經濟實力,提升民營企業家創業創新能力。
對外,貴州面向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科研院所,有針對性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并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營造創業、創新、創優和重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圍。
抓好重點生態工程
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以生態文明為統領的綠色經濟發展理念,在貴州已深入人心。近幾年來,生態文明貴陽會議已連續成功舉辦4屆。2013年,外交部批復同意貴州舉辦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成為我國目前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論壇。
今后5年,貴州將積極推進生態文明與經濟發展、制度建設、社會管理、文化建設相融合,抓好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實施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完成營造林400萬畝,治理石漠化1000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2200平方公里。淘汰落后產能2000萬噸,城市和建制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85%和30%,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此外,還將完成營造林1550萬畝,治理石漠化624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到2017年將達到47%。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