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月24(元宵節),貴州錦屏隆里古城一片歡騰,600余年的古風遺韻原生態花臉龍舞龍狂歡讓八方游客享受了文化盛宴,吸引了上萬中外游客前來觀看和眾多的專家學者、媒體新聞前來采風,從畫花臉、祭龍舉行游龍活動到大型舞龍表演、膩粑龍表演、漢戲表演、蚌殼表演中,吸引了觀眾的眼球。特別是大型舞龍表演、膩粑龍狂歡把活動推向了高潮,讓八方游客再一次體味到了隆里古城花臉龍傳統民俗文化的韻味,深受中外游客的喜愛。
隆里古城花臉龍據《龍標志略》記載,是從宋朝宋太祖趙匡胤建功立業后“藍季子會大哥”(又名“戲皇嫂”)一則戲的傳統故事演化而來。傳說趙匡胤原有十二個結拜弟兄,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大宋王朝之后,大宴群臣,卻忘了封賜他最小的義弟藍季子。藍季子氣憤不已,用暗語刺激趙匡胤大哥,并戲弄皇嫂,由此之后,凡自愿扮演藍季子裝成丑角的人,都在當天可以獨自得到一餐特殊而豐盛的酒肉痛飲,名為借酒“獻彩”。至今,隆里還流傳一句歇后語“藍季子會大哥——飽餐一頓”。花臉龍所畫的臉譜及表演形式,亦源于漢戲《藍季子會大哥》的角色面妝和表演內容。如今,這些故事經歷數百年滄桑后,隆里人仍固守著極具漢文化特色的傳統,不僅在古老的花臉龍中重復著千年的情結,而且還在發展中不斷創新。
隆里民間花臉龍自北宋以來,已有800余年歷史,明代屯軍時由先民帶入隆里,清代臻于成熟,傳承至今。“花臉龍”顧名思義,所有扛龍人的臉上,用顏色畫上五彩臉譜,生、旦、凈、末、丑盡全。如今狂歡節不僅是隆里古城居民在玩龍,眾多的游客愛好者也參與舞龍活動,舞龍狂歡節成為政府牽頭,村里組織實施,群眾參與、游客參與共樂的民間活動。花臉龍表演成為了打造隆里古城旅游的特色品牌產業。圖為2月24日在隆里古城東門舞龍的火熱場景。(石福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