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感謝村互助社借給我1萬塊錢,信用社又代給我扶貧貼息貸款1萬元,現在我不僅還清了欠款,還有了不錯的收入,互助社幫了我的大忙”。這是日前望豐鄉排肖村余錫偉接受筆者采訪時說出的肺腑之言。
近年來,雷山縣扶貧開發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緊緊圍繞整村推進、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產業化扶貧“三項重點工作”,以結構調整和增加收入為主線,以扶貧開發機制創新為動力。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扶貧開發與經濟結構調整相結合,開創了扶貧開發新局面。
據統計,雷山縣自2008年開展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以來,先后實施困村互助資金項目有:望豐鄉烏的、公統、青山、榮防、排肖、烏響,郎德鎮烏肖、烏吉明、烏瓦、楊柳,方祥鄉格頭、雀鳥、陡寨、平祥,丹江鎮腳雄、陶堯,大塘獨南、咱刀、喬港、也耶、雞鳩等21個村,總戶數4211戶,其中貧困戶2607戶,注冊扶貧互助社21個,互助資金管理人員126人,加入互助社農戶1623戶,其中:貧困戶入社1227戶。互助資金總量達到554.99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扶貧資金541萬元、農戶自愿入會資金10.74萬元,累計發放借款771.48萬元,其中:用于養殖業632.94萬元、用于種植業122.54萬元、工業及加工業1萬元、其它行業15萬元。
貧困村互助資金項目的實施,簡化了借款程序,減少農戶借款成本,共向互助社社員發放借款633.45萬元,解決了1011戶發展生產資金緊缺問題,部分農戶通過村互助社借款發展產業走上了脫貧致富路。余錫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張希才 姚艷霞)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