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更好地實施“人才強縣”戰略,確保能培養出人才、引得進人才、留得下人才,鎮遠縣五項舉措狠抓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積極擴充和做大人才總量。結合三年免費中等職業教育,把職業學校課堂搬進企業廠房,培養一批有知識、懂技術,專崗相適的技術型人才。培養一批教學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型人才。
二是大力推進產業和園區建設集聚人才。設立100萬元的科技創業種子投資基金,鼓勵和引進一批產業人才、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團隊、返鄉農民工和職業院校畢業生到園區就業創業。
三是切實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采取政府購買崗位、報考公職人員優先錄用、建立“五險一金”等措施,選拔一批優秀應往屆高校畢業生到基層社會服務領域工作,配齊配強鄉鎮科教文衛等基礎專業技術人才。從2013年起,縣級國家機關需補充的公務員,每年拿出80%的名額面向在鄉鎮、村工作滿3年的基層任職人員考錄或遴選。
四是加大人才津補貼投入。對于在我縣工作的“兩院”院士每月補貼1萬元;長江學者、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學術技術帶頭人、省管理期內的核心專家,每月補貼4000元;省管專家每月補貼1500元;州管專家、州級拔尖人才,每月分別補貼800元、500元;對我縣管理期內的縣管專家、拔尖人才,每月分別補貼500元、200元;對高級技師每月補貼500元;正高職稱人員、具有學歷學位的博士,每月分別補貼1200元、1000元。副高職稱人員、具有學歷學位的碩士,每月分別補貼400元、200元。對在鄉鎮及以下工作的各類人才,每月按本人基本工資的20%發放基層工作津貼。
五是創新人才工作機制體制。擬新提拔任用的鄉科級領導干部,至少三分之一的崗位面向全縣公開選拔,事業單位關鍵職位實行競爭選聘。推進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黨政機關和地區之間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的相互流動,實行工資等待遇按其擔任職務就高套入、身份自主選擇和來去自由等政策措施;鼓勵支持科技人員在企業兼職或任職,對任職的實行三年內“保薪保職”。
到2017年,全縣科技人才達2000人,各級和各類專任教師達2500人,文化方面人才達1000人,醫療衛生人才2000人以上,產業園區集聚研發型、經營型、技能型等各類人才3000人,中、高級社會工作人才50人以上,培訓農村實用人才5000人以上。(周承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