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六娜(苗名稱呼,意為娜老太),你看這是以前我們經常走的小路,現在成了柏油路,兩邊是酒店,我差點認不出來了。”2月4日,在
雷山縣城木鼓廣場的攝影展前,65多歲的苗族婦女烏六妮對烏六娜說。
“想不到幾年的時間,我們寨子都變成縣城了。”63歲的烏六娜感慨萬分。
這兩個苗族婦女都是來自丹江鎮郎當村的,今天來縣城趕場,看到木鼓廣場有攝影展,趕緊圍了過來。
“十多年來,
雷山變化大啦,我們拿圖片來展一展,讓鄉親們感受一下。” 聞聽老兩太的笑談,負責攝影展的縣文聯主席陳文俊接過話茬。
“這張是我倆現在站的地方,男女老少圍成幾圈在吹蘆笙,跳銅鼓舞,多美的圖片啊!”烏六娜手指著圖片說。
“你可細細看,我倆在里頭不?” 烏六妮半開玩笑。
“真沒想到這里以前是出了名的雞場壩,臭氣沖天!”烏六娜記憶猶新。
“瞧,這家客人這么多,還有高鼻梁黃頭發的,難道他家有親戚在國外?”烏六妮有點疑惑。
“哈哈,您老人不知道啊,這是西江苗寨的‘農家樂’,像這樣的農家樂,我們雷山有好幾百家呢?”一位30多歲的青年忙跟烏六妮,烏六娜解釋。
“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您倆老人家可要多鍛煉身體,好好享受小康社會帶來的福址,那時再來看攝影展,圖片更精彩呢。”陳文俊插上話。
“那肯定是、那肯定是……”烏六妮,烏六娜點頭連連。圖為兩名苗族婦女在看攝影展。(潘國雄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