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2年的最后一個星期,丹寨縣第三中學初一年級(11)的王發興同學跟老師請假回家之后就再也不回來上學了。他的班主任田鋁老師看到過了請假期限之后王發興還沒有回學校來,心急如焚,立即打電話到他的家里,并親自登門探訪,一番談心后,田老師了解到,王發興又有了輟學的想法。
王發興是一名單親孩子,小學四年級時,他母親就去世了。本來就內向的他變得更加孤僻,因學習成績不好,家庭也比較貧困,逐漸產生了厭學思想,平常經常逃學,但每次老師都把他勸了回來。這次他再也不想回去上學了,老師一來,他就跑出去躲了起來。一走就是兩個星期,目前該校的同學們都在緊張的復習,備戰期末考試。

田老師在和王發興父親交談
1月9日,記者跟隨田老師坐了近一個小時的車再次來到龍泉鎮平寨村6組王發興的家,一進村子,他父親、叔叔就在那里等我們了,當得知我們想找王興發了解情況時,卻不知哪里走漏了消息,王發興躲起來了,他父親帶我們找遍了整個寨子就是找不到。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終于等到了王興發。經過老師、爺爺、父親和我們一大伙人的耐心勸導,他終于答應跟我們一起回去參加明天的考試。
在回來的路上,田老師告訴記者:“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做到像電影里的‘一個都不能少’。”

田老師和王發興父親一起在做思想工作
這是丹寨縣學校在控輟保學工作中的一個鏡頭。
“普及程度是鞏固提高“兩基”的核心,目前農村仍然有些中小學生因種種原因面臨著輟學,我們的目標就是努力不讓一個孩子失學。”該縣教育教育局黨組書記楊勝圣表示。對此,該縣建立完善了控輟保學機制,保障適齡兒童入學,全面破解農村學生留不住難題。
據了解,近年來,該縣實施了控輟保學目標責任制,建立健全了政府和教育雙線控輟機制和領導干部、教師控輟保學責任制,實行輟學學生月報制度,確保轄區內適齡少年兒童全部入學。在農村,控輟目標落實到鎮、村組、學校和老師個人。一旦老師發現孩子有輟學動向,立即入戶家訪,并匯報鎮上,鎮上指派村組干部入戶勸說,多方聯動解決孩子家庭困難,確保學生一個都不能流失。
貧困學生進來后,如何“留得住,學得好?”對此,該縣采取了加大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的救助力度。在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的基礎上,將控輟保學工作與開展“手挽手、一幫一”活動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增強信心。同時,加強對留守兒童少年管理和關愛工作,杜絕學生因家庭貧困和心理問題而輟學。
在丹寨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正確指導下,全縣控輟保學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2012年,該縣小學六年鞏固率為95.55%,初中三年鞏固率92.85%;學年內,小學輟學率為0.3%,初中輟學率2.4%。
時令已近臘月,年味漸濃,龍泉山下的丹寨縣便已寒氣襲人。記者踏著彎彎山路,就要離開學校的時候,教室里書聲瑯瑯,學生宿舍也有模有樣,當放學鈴聲響起時,學校灶房里已是飯菜飄香。田老師那句“一個都不能少”久久回蕩在記者的心中。(記者 顧慧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