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乍暖還寒。貴州高原已是一片繁忙景象,一批產業園區建設正如火如荼,一些企業夜以繼日加緊建設,一些投產達產項目已效益初現。僅一年多的時間,在中央及國家部委支持下,貴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一大批產業項目已從國發2號文件中“落地”到黔中大地。
2012年1月12日,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即國發【2012】2號文件),首次從國家層面將貴州的戰略定位確定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輕工業基地、以航空航天為重點的裝備制造基地、西南重要陸路交通樞紐,以及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發展示范區以及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這一綱領性文件的出臺,象征和標志著中央將貴州后發趕超、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不僅為貴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明了方向,繪就了藍圖,還用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措施助力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激發了黔中大地積蓄已久的力量,為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實現貴州的“中國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2年,貴州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3.6%,繼2011年后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國家戰略層面繪就貴州發展藍圖
國發2號文件賦予貴州的跨越式發展以全新的重大意義。文件響亮提出,“盡快使貴州富裕起來,是西部和欠發達地區與全國縮小差距的象征,是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文件明確了貴州在全國發展格局中“四基地一樞紐”和“三區一屏障”的戰略定位,將貴州的空間布局明確為:按照“黔中帶動、黔北提升、兩翼跨越、協調推進”的原則,充分發揮黔中經濟區輻射帶動作用,加快建設黔北經濟協作區,積極推動“畢水興”(畢節、六盤水、興義)能源資源富集區可持續發展,大力支持“三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州)等民族地區跨越發展,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批復,黔中經濟區將打造成為國家重要能源資源深加工、特色輕工業基地和西部地區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國家文化旅游發展創新區、全國山地新型城鎮化試驗區、東西互動合作示范區、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黔北經濟協作區內,以遵義、銅仁為節點城市,以黔北、黔東北為腹地,將積極構建連接成渝經濟區和黔中經濟區的經濟走廊,重點發展航天等裝備制造、金屬冶煉及深加工、化工、特色輕工、旅游等產業,推進武陵山地區經濟協作和扶貧攻堅。
在以畢節、六盤水、興義為節點城市的“畢水興”能源資源富集區,將充分發揮能源礦產資源優勢,建設我國南方重要的戰略資源支撐基地,重點發展煤電煤化工、鋼鐵有色、汽車及裝備制造、新能源等產業,深入推進畢節試驗區建設。
黔東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及其他民族自治地方將加快跨越式發展步伐,重點發展文化旅游、磷煤化工、新型建材、民族醫藥和農林產品加工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區。
貴州堅持把實施《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放在重要位置,努力消除工程性缺水和生態脆弱的瓶頸制約,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省立足“四基地一樞紐、三區一屏障”的戰略定位和“四大區域”的空間布局,抓緊規劃和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啟動實施了黔中經濟區核心區建設、出海通道建設等20個重大項目,帶動貴州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政策著陸給力貴州“中國夢”
貴州加快發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凝結著黨中央、國務院的殷切期望,意味著中央把貴州的發展置于中國、世界的發展大背景下來全面考量,就是要讓貴州在服務全國大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擔負起更大責任和歷史使命。
是機遇就要牢牢抓住。國發2號文件出臺后,國家相關部委對落實好此項國策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與貴州省共同推進貫徹落實,為貴州加快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和保障。貴州迅速梳理出一批重點項目,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加強銀企對接。截至目前,共有35個國家部委和單位或相繼出臺了支持貴州發展的政策文件或與貴州簽署合作協議。
國家質監總局允許省質監局對貴州符合條件的白酒生產企業發放生產許可證,貴州佳釀將獲得更寬廣的發展空間,成為貴州驕傲的一張名片。在國家層面的政策引導下,貴州省實施了包含扶貧脫貧攻堅、就業和創業、勞動者素質提升、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在內的“十大民生工程”。
風正一帆懸,潮平兩岸寬。去年3月2日,貴州省在北京召開金融座談會,14家中央金融機構齊發力,簽約支持貴州發展的502個項目,覆蓋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生態移民搬遷,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特色藥業等優勢產業。到同年9月末,貴州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已分別突破1萬億元和8000億元。
貴州省還采取措施發展壯大地方金融機構。去年10月,由貴州省內安順、遵義、六盤水三家城市商業銀行重組而成的貴州銀行掛牌成立,其主要職責是服務小微企業、服務“三農”、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目前,全省正引導和鼓勵符合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大中型企業和民間資本在縣域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力爭到2015年,全省各縣(市、區、特區)至少成立1家村鎮銀行。
隨著全省金融機構存款余額突破萬億元并不斷增加,金融機構可貸資金規模隨之擴大,更好地滿足了各類主體的資金需求,促進全省投資擴大,拉動經濟加速發展。
東風激活投資領域一池春水
國發2號文件的東風激活貴州投資領域一池春水,引來全社會資本積極注入,擴大投資成為貴州在追趕中位次前移的重要依托。
2012年,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投資增速在全國排名第一。全年,貴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7809.5億元,同比增長53.1%;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802億元,同比增長13.6%,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長高于全國、高于西部。去年,貴州省重點領域投資進一步加強,工業投資(含產業園區基礎設施)3126.22億元,同比增長35%。民營經濟的潛在實力被挖掘,全省民間投資3532.84億元,同比增長67.8%。
一張白紙,白手起家,國發2號文件規劃建設的貴安新區正努力向內陸開放型經濟示范區邁進。
春草連天起,機遇正當時。研究政策,主動銜接,貴州去年還確定了總投資達1.845萬億元的1073個重大項目,并梳理出全省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國發2號文件的總投資達6371億元的223個項目,作為爭取中央支持和加強銀企對接的重點。
中央部委規劃批復的系列項目,為貴州當前調結構、保增長和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去年,貴州全省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2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保持高位運行。
今年2月1日,貴州省又啟動了全省招商引資萬億投資項目千次推介對接活動,省、市(州)、縣(區、市)三級編制、入庫招商項目總投資不少于10000億元、組織集中簽約項目總投資不少于3000億元,確保全省完成引進省位實際到位資金50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省發改委今年共安排1142個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總投資額2.3萬億元,為全省提高經濟總量和優化經濟結構提供重要支撐。
上一篇 :我省煙花爆竹24個品種不合格
下一篇 :最后一頁
- 1.貴州招考5873名公務員和人民警察
- 2.醫改厚積薄發 成果惠及百姓
- 3.關于臺江二中學生打架一事調查處理
- 4.貴州2012年度十大科技事件昨日出爐
- 5.廣州規定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須提供
- 6.貴州省發布警車擾民禁令 警車停放
- 7.最高檢:行賄犯罪檔案查詢結果不得
- 8.省長的民生情懷 省扶貧開發工作會
民聲論壇
更多維權參考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