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了進一步在“民族民間進校園”工作上取得新突破,讓學校更有特色,更有生命力,6月4日下午,麻江縣教育局在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縣文物管理局的支持下,在隆昌小學召開了全縣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推進會。
在隆昌小學副校長趙華甫的解說下,全體參會人員現場參觀了該校優秀畬族文化進校園的建設情況。參觀中,該校的每個場所、每一處都充滿了濃郁的畬族特色文化。這樣的育人環境,都令參觀者贊嘆不已。
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意義重大,有利于民族團結,有利于推進特色教育,有利于為民族學生開辟更多的成才之路,有利于發展地方民族經濟。推進會上,趙華甫副校長代表學校對畬族優秀文化進校園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果進行了交流。
該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副局長吳秀義介紹了麻江縣民族概況和主體少數民族的文化情況,縣文物管理局聶凱華局長介紹了麻江縣非物質文化受保護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果,縣委常委、副縣長胡曉平同志就為什么要開展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如何開展等問題進行了多角度的引導和指導。通過橫向、縱向分析,認為麻江縣具有民族多樣性、豐富性的優勢,很有挖掘的潛力。要求各校要結合當地民族文化認真研究,制定規劃,培養傳承師資,逐步實施。各校還要制定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激勵獎勵機制,讓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工作長期開展下去,并抓出實效,抓出新的成效,積極向省里申報。
麻江縣共有26個少數民族,其中苗族、畬族、瑤族、布依族、么佬族為主體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6.9萬,占全縣總人口的80.6%。幾年來,麻江縣非常重視“民族民間進校園”工作,各校經過認真挖掘、傳承,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涌現了一批傳承民族民間文化典型學校,經常迎來了州內外教育考察團參觀、學習。(彭德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