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是抗旱救災工作組深入田間地頭和抗旱一線,及時的解情況,及時制定和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從財力、物力、技術等方面幫民解憂、為民排難。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確保抗旱救災工作扎實開展。
二是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人飲、后灌溉”的原則,組織發動廣大干部和社會各界力量,為缺水群眾、村寨拉水、送水,保障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同時,積極組織群眾尋找水源,開展抗災自救。
三是民政、農業、扶貧、水利、林業等部門聯合迅速深入旱情基層,做好干旱的核查工作的同時,大力實施困難救助工作,保證受災群眾有潔凈的水喝、有飯吃。
四是整合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做到糧食作物損失經濟作物補、種植業損失養殖業補、農業損失非農補,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
五是多方籌措資金,對所有病險水利設施進行檢查維修。加強抗旱技術指導,科學安排澆水時機,科學安排抗旱用水,最大限度地發揮其灌溉效益,努力擴大灌溉面積。
六是做好旱災引發發次生災害預防、排查工作。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責任落實,確保不發生大的火災。同時,還加強對因長時間干旱忽遇大雨而發生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隱患點的排查,超前做好預案,一旦發現可能出現的險情,堅決、果斷、及時地將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