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今年4月,筆者慕名走進錦屏卦治工業園區佳味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聽到轟鳴的機器聲,看到工人們都在流水線上各自的崗位上忙碌著,找到公司總經理,現任州十三屆人大代表、錦屏縣第十二屆工商聯合會執委會常委、執委,錦屏縣商會副會長、縣第八屆政協委員的楊承錦,和他聊起了回鄉創業的經歷。
多年在外打拼 積累創業經驗
楊承錦,1997年7月畢業于貴州財經學院統計系現代財務管理專業。大學期間任院學生會自治部部長兼班級團支部書記;獲96年全院象棋比賽冠軍;在院刊經常發表文章及省級刊物《貴州農村金融》雜志發表過經濟論文;榮獲“優秀大學畢業生”稱號。1997年7月至1999年9月分配到黔東南凱里化肥廠工作,任辦公室行政工作人員。1999年10月辭職,赴浙江溫嶺市中外合資企業---臺州金龍泵業有限公司,從車間工人、倉庫管理、主辦會計,升任財務部經理及常務副總經理,在其擔任常務副總經理三年間,公司取得突破性發展。2007年1月任中港合資企業---浙江恒泰源聚氨酯有限公司總經理,先后兼任財務總監、營銷總監等職,在其領導的企業管理團隊不懈努力下,實現跨越式發展,年產值由2006年的8000萬元發展至2010年5億元左右,年利潤由300萬元躍升至4000余萬元,企業由家庭小作坊式企業快速成長為現代企業。他在打工期間,經歷過多崗鍛煉,不斷積累企業生產和管理經驗。
帶動家鄉發展 辭職回鄉創業
錦屏獨特的地理條件,山清水秀,生態環保,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極具資源優勢,非常適合特色農產品的精深加工。錦屏米粉作為錦屏的一個傳統美食,它以爽滑可口、嚼勁好、久吃不膩的良好口感而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傳統意義的錦屏米粉長期以來基本上都是家庭式小作坊生產,沒有化驗室,沒有檢測及消毒設備,生產工藝十分落后,衛生條件、管理等都很差,生產條件遠遠達不到到國家食品安全準入標準。同時產品單一,對錦屏米粉行業的提升及發展非常不利。
2011年初,在縣委、縣政府招商引資政策的感召下,為實現創業夢想,憑借在沿海企業多年的管理經驗和熟悉食品生產行業,放棄高薪職位,辭職回鄉,創建黔東南佳味源食品有限公司,得到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總投資為1500萬元,廠區占地面積8余畝,廠房建筑面積5000平多方米,引進各類專業技術及管理人才10多人,解決本地生產工人40余人就業。
該公司找準市場定位,結合本地的農特產品資源優勢及西部食品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以大米、紫薯、薏仁米、紅米、山茶油仔、豆類等優質農特產品為原料進行綜合性開發,主要產品以錦屏米粉、半干粉及干粉、米豆腐、山茶油等特色產品為代表,遠景目標是力爭把適合開發的本地優質的農特產品資源整合起來,通過專業化、規范化的加工包裝及市場運營手段,使農特產品源源不斷推向市場,暢銷省內外。通過不斷的努力,把企業做大做強,走出一條發展新路來。
目前,第一條生產線生產的“佳味源”品牌錦屏米粉已大量投放市場。廠房等基礎設施方面,在食品衛生等監管部門指導下,建立了標準的食品生產專用廠房及員工生活專區,生產生活區按衛生要求完全分離;技術上引進中國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專線,堅持自主創新的發展戰略;質量管理上堅持把好原材料采購、生產、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管理,保障產品質量,讓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
百尺竿頭 展望未來
楊承錦說道:“我是州人大代表、縣商會副會長,組織上給予我很高的榮譽,我在認真履行代表職責的同時,我要用實際行動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大,生產安全放心的食品,帶動一方群眾致富,不辜負組織和群眾的期望”。
自任州人大代表以來,他認真履行代表職責,會前走訪選民,開展調研工作,在會上積極反映群眾的建議和意見,提出了關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等方面的建議。
據了解,該公司為擴大企業規模,現已經引進的第二條生產線,處于研發調試階段,準備生產半干粉及干粉(包括米粉、紫薯粉、薏仁米粉、紅米粉、綠豆粉等色農產品)。為保障食品安全,計劃在啟蒙鎮、彥洞鄉等鄉鎮逐步建立生產基地,發動群眾種植紫紅薯、薏仁米等優質農產品,按照公司+農戶的模式,實行訂單農業,為公司生產提供加工原料基地,同時,帶動一方老百姓增收致富。(楊再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