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石材從業人員收入少的一萬多,多的則十余萬,全村人均純收人萬元以上的23戶,同時還帶動了汽車貨運業,現全村有大貨車七輛,小貨車五輛,小客車3輛,挖掘機2臺。打巖塘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是該縣最主要的青石材生產基地。在全州各地,當你走在步行街頭,腳下的青石板不損不破,色質青翠的都出自打巖塘村,周邊的工藝青石欄桿都是打巖塘人的杰作。每天,打巖塘村都有三到五車青石材產品運往全州和湖南廣西貴陽等地,全村機聲隆隆,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一個村產業的發展,既離不開上級的領導,更離不開村里堅強的組織,打巖村兩委不但注重經濟產業的發展,同時還全面抓好村里的各項建設,在村級組織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農業農村,林業,教育衛生,文化體育,計劃生育,環境保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走在全鎮全前,在做大做強石材產業的同時,為實現整村共同富裕,共奔小康的奮斗目標,村里十分注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社會公益事業的投入。
近幾年,打巖塘緊緊抓住國家加大對西部開發扶持的政策機遇,在上級政府的支持下,通過上級項目資金和企業及村民自籌資金的投入,大大改變了全村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全村自投資金50萬元使各自然寨、村民小組全部通了公路,并實現了公路及人行步道的硬化,戶戶用上了清潔自來水,完成興修水利及消防工程總投資2O萬元,完成了村小學教學樓村辦公樓的建設。爭取部門支持修建了移動信號發射基站,開通了有線電話電腦寬帶,村民能和城市人一樣上網,企業和村民委可以利用網絡辦公,改善了地方條件,方便了群眾的生活。近年來百分之七十的群眾自籌資金結合上級危房改造資金的扶持,新建、修繕住上了混磚結構或磚木結構的漂亮房屋,公路沿線和房前屋后栽樹綠化,極大改善了人居環境,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生活質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