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隱睪22年渾不知,婚后不育才發現。昨日,22歲的王先生在協和醫院泌尿外科接受睪丸摘除手術。醫生說,要是他及早發現治療,完全可以保有生育能力。
王先生因婚后一年不孕來協和醫院就診。檢查發現,他的雙側睪丸處于腹股溝管中,已完全退化。為了避免退化的睪丸癌變,他不得不接受睪丸摘除手術,之后也喪失了生育能力。
曾甫清教授介紹,正常的陰囊具有自行調節溫度的能力,使囊內溫度較腹腔低1.5至2.5℃,以維持睪丸的發育和精子形成。沒有及時治療的隱睪患者,青春期后絕大多數隱睪會發生萎縮,喪失生育能力,也易發生惡性腫瘤。曾教授提醒,此類患者原則上應盡早手術,手術最佳時間應選在2歲前。
協和醫院泌尿外科曾對隱睪患者進行調查。238例隱睪患者中就診時間2歲以上者217例,2歲前治療者僅21例,延誤就診率91.18%,延誤的原因絕大多數是因為相關知識缺乏。
專家呼吁,新生兒的父母如在孩子腹股溝觸及包塊,就要警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