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蜻蜓要減肥
這是一條旅游社組團不能到達的線路,官方網站的景點里沒有關于它的表述,甚至國內著名的旅行網上關于婺源的二十六個推薦景點也沒有提到它。

長溪,一個深藏在深山里的千年古村,過去無論往哪個方向走,都要步行幾小時才能通往外界。近年,雖有公路直接修到村口,自駕游的車輛也開始多了起來,可是要想一點一點看到她的美,一步一步觸摸她的韻味,只有踏上那條千年不變馬蹄猶響楓葉盡染的古驛道。

巖前——長溪
徒步行程:7公里大約耗時:2-3小時

下午二時,大巴將我們放在巖前村的山路前,一行人開始沿著田埂路蜿蜒進山。詞云:“楓葉荻花秋索索”,但此時已立冬,且“小雪”剛過。

最初的半小時是這一路最辛苦的,沿著山路上行,翻過一座山頭,群山漸漸將我們包圍了起來。
不知不覺已經踏上古驛道,這里的驛道沿著山脈曲彎坎坷時上時下。悠悠來去間星移物換,小道記錄著古代商旅活動的頻繁和艱辛,攀行其中,似可聞有馬蹄之聲輕敲耳鼓。

漸漸進入大山深處,零星的楓葉開始在驛道上由疏至密,此時的陽光透過叢林,驛道上時薄時厚的紅楓呈現出俄羅斯油畫中常見的風景。越過最后一座山頭,眾人噓咻未定,一棵巨楓突然矗立眼前,山徑在晚霞映照中變得立體有致。我們知道,楓的畫卷已經展開。
不似長沙麓山萬楓疊嶂層林盡染,不如南京棲霞漫山紅葉奔騰洋灑。長溪的楓情并不像網上說得那樣,猶如打翻了顏料桶。它只像是引領你進村的使者,在小徑的轉角靜靜地站著,在陣陣輕風中低訴飛舞。

巍然立于上村村頭的五棵巨楓,村人稱為“五虎把龍頭”。這五株楓樹,據傳已有千年歷史,現仍生長旺盛,它們守護著這座長年無人探訪的古村,祈福著為逃避戰亂而來的村民歲歲平安、人畜興旺。
這里,是入村最好的拍攝點,移步換景,楓樹都像為這個千年古村加了一個雅致的畫框,日升日落時,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友們便守候在這里,等待著炊煙繞村那一刻稍縱即逝的絕美畫面。
長溪
餐費:15-20元一位每餐,住農家:40元一60元晚

長溪河曲曲彎彎沿村而過。踏過村口的石板橋,陣陣涼風迎面而來,已是第二次進村的“老驢”說,這座石板橋也叫“穿衣橋”,它在提醒進村的行者:“加衣再行。”
青瓦粉壁馬頭墻又來了,徽派的建筑依溪而建。有木橋橫跨溪上,河邊村婦浣洗的搗棰聲不時傳來。村民介紹,長溪村以廟嶺為分界,分為上長溪、下長溪。村中古宅高墻封閉,馬頭翹角,墻線錯落有致,黑瓦白墻,色彩典雅大方。宅子內以磚雕、木雕、石雕為裝飾特色,房屋的外墻是青磚砌成,以高宅、深井、大廳為居家特點。據說,村內原有明清古屋二百多所,皆因解放后拆建改建,以及荒唐年代的嚴重破壞,現在尚存有的古宅只有四十余處,而保存稍好的不過十戶而已。

我們到達的那個周末,據說是長溪村外來客最集中的一次,村民估計,當天有260余人從全國各地探路進村。夜晚來臨,除去在民居安頓下來的游客,自駕游客和徒步行者們還在村中小學操場內或是民居屋檐下支起帳篷露宿。他們在溪邊點燃篝火燒烤紅薯,不時傳來的嬉鬧聲和歌舞聲,打破了古村的寧靜。
長溪——石城
徒步行程:10公里大約耗時:4-5小時
清晨八時,我們收起帶露的帳篷踏上田埂向東北前行。不同于來時風光,這一路田園果趣盡收眼底。 更多婺源秋色功略圖片請點擊:www.wycxc.com
苦櫧樹上果實已經成熟了,聽說苦櫧能制成豆腐,而且苦櫧豆腐很好吃,伸手摘下、輕咬一粒,苦澀清香在唇齒果然溢散。農家自種的菜地里,打了霜的青菜變得蔫蔫的,你不得不想,如果它被翻炒于母親的鍋鏟間那該是多么的鮮美和甘甜。
在中途的曹家村你能看到低矮的金柚樹,以及時節已過仍在開花的棉花地。在不遠的方家村,幾個偌大的冬瓜居然依靠它那頑強的藤蔓高高掛在大樹上,問及路程,村民遙指北方:“這里是中點,離石城還有十里路!”

再踏征程,四周延綿相連的山脈像少女般搖擺著腰肢,試圖將自己的臂膀深深地探入黃山腹地,似乎在有意無意地表露著它對古徽州的依戀和不舍。驛道邊,白山茶花已經開始枯敗,猶似遲暮的美人,人行山谷,仿佛聽到聲聲的離歌里蔓延著的心碎和憂傷。不時卻有鮮紅欲滴的小紅果從山縫中探出頭來張望,她嬌艷、她柔媚、她步步為營誘惑著你。她不容你悲傷,你只好歡喜。
轉角總有巨楓護路,那赤葉婆娑卻盤旋沖天,一陣風掠過,片片五角的紅葉緩緩飄落,行人踏在上面發出沙沙的響聲。山徑、楓葉、茂林、修竹、溪流……如此濃烈的綠、耀眼的黃、跳躍的紅,這一路好景令人怎么能不拋開繽紛繁花、塵世煩雜?

時過晌午,漸漸你會發現沿路的農家小院多了起來,綠油油的扁豆藤披掛圍繞著菜地,深埋在葉子底下的紅白蘿卜執著不肯見客,挑著桶的老嫗、懷抱嬰兒的少婦——那個被古樹環抱的村莊、被攝友寵壞了的地方——石城,到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