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以下是陳教授的部分觀點實錄:
當今,美國保護主義政策問題嚴重,不妨先看幾個案例:
·關于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和中興
美國眾議院委員會發布報告稱,中國電信設備商華為和中興未能解釋在美國的商業盈利以及和中國政府的關系,有可能威脅美國國家通信安全。華為認為“我們不得不懷疑,這樣的一個報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礙競爭,阻撓來自中國的ICT公司進入美國市場。”
美方以國家安全為由,排斥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正常的經營,這是很不公平的。其實,看看華為中興遭調查的大事記,就不難看出其動機了。比如,2008年,華為準備收購美國電子產品制造企業3com,也是以國家安全為由,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阻止。2012年1月,6位美國國會議員致信希拉里要求調查華為公司在伊朗商業情況。
作為全球化的電信行業,應當按照市場的規則進行運營和發展,也應當按照經濟標準進行測度和平談判,如果網絡安全涉及整個行業,不能專挑華為、中興通訊調查,這是一種歧視中國企業的做法。
·關于中國三一重工
中國商務部回應2012年10月18日三一重工起訴美國總統奧巴馬,認為美國禁止三一重工投資項目損人不利己。
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常常阻撓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頻頻對其進行調查,采取了一系列貿易保護主義做法,施以嚴厲貿易制裁的措施,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在這種情況看,中國政府明確表示支持:“三一集團的起訴行為是中國企業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利益的選擇”。這給三一重工企業很大的信心,也給那些收到美國不公正的待遇的中國企業很大的信心。
對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不僅要提升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且要敢于面視現實,勇于挑戰,以堅毅的信念,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對政府來說,要采取具體的措施來鼓勵中國企業的對外投資。
·關于中國光伏業
中國光伏業日子的確不好過,頻遭美國反傾銷調查。
先回顧一下美國對華光伏企業大事記,2012年3月,美國商務部初裁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征收2.9%至4.73%的反補貼稅;2012年5月17日,美國商務部初裁對中國進口的光伏產品征收31.14%至249.96%的高個反傾銷稅;2012年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光伏產品存在傾銷,傾銷幅度為18.32%至249.96%。顯然,終裁結果由傾銷幅度最低31.14%下調到18.32%,而最高的249.96%沒有變。補貼的幅度由初裁的2.9%增加到4.73%。
這項終裁,是一項不公正的征稅措施,包含較多的政治色彩,也反映美國采取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挑起新能源的貿易摩擦,單邊貿易壁壘是不利于全球的綠色經濟和新能源的發展,它阻礙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對中國光伏企業來說,這項終裁,美國這么高的反傾銷稅率會使不少光伏龍頭企業頻臨破產,因為美國太陽能電池板的平均價格為0.97美元,而成本價格只有0.75美元。
根據美國終裁,中國企業要迅速反應,尋找對策,一是要盡快削減產能,二是要赴美建廠,躲避美國的高額關稅,開拓美國當地市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