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6月12日,該岑鞏縣注溪鎮組織成立了以潘家貴鎮長為組長的工作小組,對該鎮境內岑石沿線的環境衛生進行集中整治。
據了解,注溪鎮依偎在蜿蜒流淌的龍江河岸邊的203省道,是岑鞏縣通往石阡縣的交通要道,它貫穿岑鞏的思旸、注溪、龍田和客樓四鄉鎮,也是四鄉鎮連接縣城的交通樞紐。長期以來,過境和縣境內客運車輛部分乘客隨路亂丟亂扔,公路沿線村寨集鎮市民亂倒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致使岑石公路沿線村寨、集鎮和河道的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十分突出,這給沿途各鄉鎮的“多彩貴州文明行動”工作的開展帶來極大的困難。在岑鞏縣“多彩貴州文明行動”幾次督查中,注溪鎮在全縣11個鄉鎮的排名一直靠后,這一狀況引起了該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一是集中人力對公路沿線的白色垃圾進行撿拾和清運。在鎮長潘家貴的帶領下,組織該鎮鎮、村兩級干部42人,分為五個組對境內岑石公路(從周坪村—至良心橋交界處)的白色垃圾進行清理。在炎炎烈日中,他們不畏高溫炙烤,從中午12時開始到下午19時才結束,持續工作7小時,共清理轄區內23公里公路兩側垃圾14余噸。
二是在公路沿線的村寨修建簡易垃圾池。公路沿線的村寨由于沒有垃圾容器和固定垃圾池,沿線村寨村民的生活垃圾就往路邊、橋下、溪溝或者河道中傾倒,年長月久,成堆的生活垃圾到處都是。為徹底改變這一狀況,該鎮政府從鎮財政中擠出 1.4萬元,在公路沿線的18個村寨新建14個垃圾池,讓公路沿線村民有固定的垃圾傾倒場所。同時,組織人按時對沿線的垃圾進行清運。
三是在公路沿線村寨加大宣傳力度,對村民進行環境衛生教育,并在沿線的主要村寨指定一名環境衛生督導員,對村民的不文明行為進行監督勸導,讓村民們養成愛護環境、講衛生、講文明的好習慣,為創建文明村寨打下堅實基礎。
通過這次集中整治,該鎮公路及沿線村寨、河道衛生狀況得到明顯的改觀。(岑鞏縣文明辦)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