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貴州省岑鞏縣龍田鎮龍馬村農民曾德先,通過在砍伐后的荒山種植中藥材茯苓,年收入達40余萬元,成為龍田鎮著名的致富能手。
“那幾年我在外面打工,由于沒技術沒文化,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也不過幾萬元,過手就沒有了。后來回家,看到有人種茯苓成功,我也就跟著去學,慢慢地就種出了名氣。”說起自己的致富經,曾德先滔滔不絕。茯苓是常用大宗中藥材,可食用亦可入藥,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是在砍伐后的松樹樁上種植。在樹林的成材木被砍伐后,而新生木還沒有成型的時候,松樹樁以前往往都被認為是廢料,現在,通過種植茯苓,曾德先變廢為寶,在荒山里挖出了“金娃娃”。
2012年的時候,曾德先共種植3——4千畝茯苓,收茯苓達4萬多公斤,共計收入達40余萬元。經濟收入提高了,曾德先購買了各種電器,還買了一輛小面包車。

曾德先賣茯苓后買的小面包車

種茯苓的曾德先
曾德先的茯苓種植地,遠及銅仁地區的石阡。今年,他在自己的后山種上茯苓。村里的年輕人也紛紛向他學習請教,還主動入股與曾德先合伙種植茯苓。
曾德先說出自己的打算:“一個人富裕不算富,我的下步打算,是和大家一起成立茯苓種植合作社,人多力量大,我會和大家一起,念好茯苓種植的致富經。”(姚治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