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王子約
一名曾在大型國企擔任財務負責人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一定程度上,許多企業對招待費是打開閘門,甚至鼓勵的。“特別是像建筑這樣的領域,你得拿項目,要拿項目免不了吃吃喝喝,送點紀念品。”他坦承,由于招待費是一筆界限模糊的彈性費用,許多細節是經不起推敲的。
對于中國鐵建(5.41,0.07,1.31%)8.37億元的年接待費,該人士認為比較合理。他認為,雖然8.37億的絕對數據讓人難以置信,但從中鐵建涉及的行業和本身規模來看,這個數據很難判定是多是少,且從目前披露的數據來看,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記者查閱發現,《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收入(營業收入)的0.5%。而中國鐵建去年營業收入為4843億元,招待費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0.17%。
該人士還稱,8.37億元只是較為保守的數據。因為稅法規定企業招待費只允許按照發生額的60%在稅前扣除,企業財務對于招待費都只會少記而不會多記。
有觀點認為,上市公司的招待費作為一筆糊涂賬,既沒有進行分紅,也沒有進行明細公開,侵犯了中小股東的權益。
上述人士則稱,招待費普遍存在于大多數企業,無關國企私企,即便是上市公司,也沒有向社會公開的義務。“為了使公司獲得更多的收益,大多數企業對這筆費用顯得很慷慨。”他稱,不同的是,私企因為切身利益懂得節制,但國企則有可能演變為白吃白拿,甚至滋生貪污腐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