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鎮遠縣堅持將便民利民工程作為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按照“高標準、高要求”來打造,通過整合服務資源,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提升服務效能,延伸服務內容,全縣13個便民利民中心現已成為管理嚴格、運作規范、行政高效、服務優質的便民利民窗口,真正成為聯系人民群眾和廣大投資者的橋梁和紐帶。
整合服務資源,搭“戲臺”。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資源整合。先后投入資金600余萬元建設縣政務服務中心,中心辦事大廳面積達2000余平方米。各鄉鎮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條件,做到集中辦公或相對集中辦公,辦公人員采取“定員、定崗、定責”的方式擇優確定,通過常駐辦公、輪流或者約定時間派員等方式進駐上崗。
完善服務功能,理“劇目”。對全縣所有部門開展行政審批事項清理,梳理出各類審批事項574項,其中:行政許可事項共413項、非行政許可事項共116項、公共服務事項45項。全部納入縣政務服務中心大廳集中受理,確定了27個部門進駐縣政府政務服務中心,設置前臺受理窗口60個,后臺管理窗口33個,各部門派駐工作人員達88人。
提高服務水平,勤“演出”。該縣將縣政務服務中心明確為副鄉級事業單位,明確辦公人員承擔管理工作。結合工作實際,鎮遠縣政務服務中心出臺了《鎮遠縣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管理辦法》、《鎮遠縣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考勤管理辦法》、《鎮遠縣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行為規范》等17項制度。進一步完善了服務中心日常管理機制、工作運轉機制、經費保障機制和競爭激勵機制。規范了窗口人員服務行為,做到墻上看得見、工作心里明、措施落實處。
提升服務效能,重“影評”。紀檢監察機關向縣政務服務中心派駐了2名干部進行一線監督,設立了縣紀檢監察舉報中心、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侵權投訴中心和經濟發展軟環境投訴中心,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確保把為民服務的要求真正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延伸服務內容,搞“送影”。轉變服務方式,變“群眾上門”為“干部上門”。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在抓好黨務政務便民利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基礎上,切實轉變服務方式,推行“預約上門服務”,每月安排1-2個服務日到村開展服務,變“群眾上門”為“干部上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辦事。自開展“預約上門服務”活動以來,全縣各鄉鎮相關辦(站、所)干部共深入村寨為群眾辦理各項事務2000余件次,辦結率達96.5%。(彭禮周 徐世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