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北體大作為體育專業大學,學生的身體素質多較為出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喜愛程度也更高。而且該校從大一第一學期開始就實行體育課選修,足籃排球、游泳、乒羽、網球、瑜伽、體育舞蹈……體育課程可謂應有盡有。不過,一位北體大大二的學生告訴記者,“其實我們上體育課就是為了混個學分。畢竟受歡迎的課人數有限,尤其是被迫選到不喜歡的體育課,只好硬著頭皮上。真正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業余時間都可以約同學投身其中。”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多位高校的體育老師都表示,當今很多大學生上體育課的態度不夠端正。“有的學生穿著皮鞋、涼鞋就來了,有的學生上課玩手機發微信看微博,有的還抽空偷偷和網友聊天。”一位人大體育老師有些無奈地說,“時代發展了,通訊技術發達了,但上體育課是來運動出汗的,可現在很多學生不懂得上體育課的目的,很多時候拿出病假條來當擋箭牌,難道上一堂體育課就真那么痛苦嗎?”
擔憂
耐力素質連續25年下降
一些高校體育專家和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明確地說,如今,大學生的體質的確是在下降!山東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公共體育部主任于瑩表示,從最近三五年看,學生的體能變化不大,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這位有著28年體育教齡的老師頗為感慨地說,如果與2000年左右的學生體質相比,差距就非常明顯了。“以男子1000米為例,2007年以前,大學生1000米測試及格成績為3分50秒左右,當時大部分學生都能及格,而2007年教育部重新修訂了1000米及格線,學生只要跑進4分30秒就及格,及格線比以前慢了40秒。即使這樣,每年的學校測試中,每個班級都會有三五名學生不及格。如果用2007年以前的標準去衡量,一個班級中會有一半以上的男生成績不及格。
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副主任付浩介紹說,當前大學生戴眼鏡、“豆芽菜”、小胖墩的比例明顯較10年前要多。“一些學生雖然個頭高大,但身體弱不禁風,跑跳能力明顯不足。一些學生生活作息不規律,晚睡晚起,喝酒吃夜宵導致腸胃功能紊亂。體育課上很小的運動量就會讓他們身體不適,反應劇烈,這說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確實太明顯了。”
日前,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正在聯合進行大學生體育測試的普查,對比上世紀80年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看看今日之大學生身體素質下滑有多明顯。有統計數據表明,學生肺活量水平、體能素質持續下降,體能素質中的速度素質和力量素質連續15年下降,而耐力素質則連續25年下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早已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探因
1
大學為中小學“補課”
如果說體育課是硬性規定無法提起學生興趣,那么業余時間大學生們選擇去進行體育運動的又有幾人呢?本報記者在人大新聞學院做了一個調查問卷,在業余時間“你首選的休閑放松方式”中,“吃飯聚餐”、“逛街購物”與“K歌”三類成為大學生的首選。而首選體育運動的女生幾乎沒有,男生也少之又少。而面對“你多久會去運動一次?”這樣的問題,在20個抽樣調查問卷中,選擇“幾乎從不”的人達到了5人,“1個月一次”的達到了8人,“1周一次的”有5人,而“1周多次”的只有2人。在選擇體育運動的方式時,更多男生選擇的是足球與籃球,而羽毛球、網球與游泳也占據了一定比例。女生則更多地是選擇了羽毛球、舞蹈與瑜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