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期發生的詐騙警情中兩成發生在高校校園。昨天,武漢警方精心編印的百萬份防騙宣傳單首站走進高校,經保、經偵、網監、文保等多部門聯手織校園立體防騙網。
前天,武漢某“211”重點大學的一名男生接到電話,對方自稱是北京市教育局的干部,要向貧困學生發放資助費,要求該學生提供銀行賬號及密碼,該生很快被騙2600元。
本月初,武漢一重點大學女生馬某收到一條短信,她按照短信內容要求去延長中行E令的使用期,結果被騙走7980元。
武漢警方統計發現,截至11月15日,今年發生在高校及其周邊的詐騙警情占全部全市詐騙警情的22.5%。其中,近兩成的電信詐騙,超過兩成的街頭詐騙及三分之一的網絡詐騙警情都發生在高校。
警方發現,騙子并未專門針對院校行騙,他們更多采取廣泛撒網的方式。但是,高校師生里的“一老一少”容易中招。“一老”就是年紀大、長期與外界接觸少的老師,“一少”就是社會經驗不足的學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