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克隆銀行卡”、“釣魚網站”詐騙、“冒充職能部門指示轉賬”詐騙、“借卡入賬”詐騙……
昨天,貴州警方發布預警信息,當前銀行卡詐騙犯罪作案手段五花八門,其中“借卡入賬”詐騙區別于一般暗中操作的銀行卡詐騙,騙子明目張膽露面作案,警方提醒廣大市民朋友,且結合具體案例曝光其詐騙手法。
警方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應提高防范意識,發現可疑人員及時報警。切忌輕信所謂的可觀報酬,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詐騙4步曲
首先搭訕求助“搏同情”
近期,有2名外地女子向事主覃女士求助,稱其開車撞到人,急需借用手機聯系家人籌備醫藥費,毫無防備的覃女士就把手機借給對方。
提醒:騙子先利用事主的同情心進行試探,有的聲稱自己人生地不熟,不巧發生交通事故,急需借用電話通知家人匯款;有的則聲稱自己是外地大老板,初到本地做生意,不巧財物失竊,向事主借用手機。
其次閑話家常“套近乎”
2名女子邀請覃女士到肯德基就餐、聊天。3人從交通事故談到工作、生活、家庭,一下就熟絡了。期間,2名“可憐”女子制造知恩圖報的假象,令覃女士對其遭遇產生同情,漸漸落入圈套,成為其“囊中之物”。
提醒:他們一般不會直奔主題提出“借卡”,而是采用迂回戰術,與事主閑話家常,談天說地,消除事主的戒備心理。
再次借卡入賬“竊密碼”
交談中,2名女子稱家人正在匯款,苦于身上無銀行卡,于是順水推舟,向覃女士借銀行卡,又以日后還款數目明確為由,誘使覃女士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查詢余額。事實上,在覃女士輸入密碼之時,賬戶信息已經泄露!
提醒:騙子為竊取密碼,會假借花言巧語麻痹事主,甚至承諾事后支付可觀報酬,讓事主乖乖地輸入銀行卡密碼。
最后金蟬脫殼“去提款”
2名女子滿口答應事成后主動還卡,隨即匆忙離開。次日覃女士發覺不妥,并發現卡內存款8300元化為烏有,才后悔莫及。
提醒:銀行卡、密碼兼得后,騙子就會表露出急切想要全身而退的態度;遇到事主醒悟,騙子甚至會露出原形,搶奪銀行卡。(李剛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