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火災現場 網友@趙宏光Kevin微博圖片

在周至縣人民醫院,一名傷者在講述火災中讓他驚恐的一幕 本報記者 李暉 攝

挖掘機清理火災現場 本報記者 湯繼穎 攝
昨日清晨5時30分,周至縣境內的108國道38公里處,黃草坡中鐵十八局引漢濟渭工程六號洞項目部12間三層活動板房著火,截至昨晚10時,12人不幸遇難,2人失蹤,24人受傷。
昨日上午8時許,大火被消防官兵撲滅。目前,24名傷者分別被送往周至、咸陽、西安等地醫院妥善救治。
事故發生后,陜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趙樂際、省長趙正永立即作出重要批示。趙正永要求省水利廳、省安監局等相關部門迅速趕赴現場搶救傷員,處理好善后工作,并對安全生產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同時對水利工程現場進行再檢查。趙正永還要求中鐵十八局務必從嚴進行安全生產管理,查清事故原因,妥善做好死亡員工賠償等善后工作。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婁勤儉昨日帶領相關部門趕赴事故現場指導救援工作。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魏民洲,西安市市長董軍指示全力搜救,妥善處置,調查事故原因。
昨日下午,婁勤儉、董軍在周至縣人民醫院看望在火災中受傷的工人,并聽取了有關救治情況的匯報。婁勤儉要求醫院全力搶救傷員,不但要全力救治傷員的身體傷痛,還要進行心理輔導和安慰,需要轉院治療的一定要轉院治療。董軍要求全力做好傷員的救治工作,要安排醫生和護士,每個傷員一個小組。如果傷員需要會診,要及時調集其他醫院專家。
目前,受災人員得到安置,善后工作已經啟動,火災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
有的宿舍是夫妻房
有的住了七八個人
昨日中午,在108國道38公里處黃草坡中鐵十八局引漢濟渭項目部工地外,數名武警戰士和民警站在警戒線旁執勤,在他們身后停放著消防車、急救車,再往南約100米處,是一堆廢墟,兩輛工程車正在廢墟中作業,原來三層樓的簡易活動板房,只剩下了鋼架和薄薄的鋼板,烏黑的廢墟比旁邊的活動板房還要高。
“那就是工地宿舍樓失火后倒塌的地方。”一位工人介紹說,這座宿舍樓共三層高,二三樓只有一條通道,宿舍床位有多有少,有的是夫妻房,有的是可以住七八個人的集體宿舍,所以無法估計整座宿舍樓上有多少床位。
釋疑
活動板房為何易燃:板房夾心是泡沫
“活動板房很容易著火,一旦起火,蔓延很快。”從事建筑行業十多年的趙先生說,目前工地使用的活動板房多為彩鋼活動板房,一般由彩鋼夾心板搭建而成,芯材多為易燃的聚苯乙烯和聚氨酯,也就是俗稱的泡沫。
“活動板房搭建時用的是易燃材料,容易造成安全隱患。”昨日,西安市公安消防支隊碑林消防大隊一位工作人員說,消防部門原本要求施工方在搭建板房時不能用泡沫等易燃材料,但由于這些房子只用幾個月可能就拆除了,所以多數工地都采用板房,監管起來有一定難度,一般僅靠工地方的規定和自覺管理。
原因
目擊者:可能是烤衣服引發火災
“事發時我剛開車從外面回來,看到工棚從南邊開始冒煙著火,就趕緊喊人救火,但由于工棚的塑鋼板里面都是泡沫,很容易燃燒,加之當時吹著順風,火勢很快就蔓延開來。”昨日下午,目擊者鄭師傅說,火災發生后,工地趕緊撥打了119和110報警,同時也組織工人滅火自救,并將靠近工棚的汽油桶和煤氣罐推到旁邊以免引發爆炸,但由于火勢太大,直到消防官兵趕來才最終撲滅。
對于起火原因,鄭師傅猜測可能是有工友在工棚內用大功率的燈泡烘烤衣物時,不小心將衣物“烤”著引發火災。
“我聽說有人用燒水器,忘了拔掉。”“好像是取暖的東西把房子點著了。”“會不會是有人抽煙,煙頭亂扔導致的”……在生活區外,有幾名工人猜測并分析著火原因。
傷情
跳樓逃生;24歲女子不幸截癱
昨日下午,在周至縣人民醫院,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此次事故共造成24人受傷,其中7人傷勢較重被轉到上級醫院,包括紅會醫院1名,咸陽215醫院6名(后一人轉入西京醫院),11人住院治療,還有6人因一氧化碳中毒急診留觀,其中4人重傷,一名重傷者因顱腦損傷,已邀請唐都醫院的專家做手術。
記者獲悉,24名傷者中年齡最大的56歲,年齡最小的19歲。
“目前住院的傷者大都是在逃離火場從樓上往下跳時,手臂、腿部、腳踝等部位擦傷或骨折,個別傷者有輕微燒傷,除1名傷者顱腦損傷正在做手術外,其余傷者情況均比較穩定,沒有生命危險。”周至縣人民醫院外二科主治醫師鄧勃武說。
被送往咸陽的省核工業二一五醫院接受緊急治療的6名傷者中,有一名叫王迎春的女子,年齡24歲。醫務科余主任說:“這名病人是在跳樓逃生時造成腰椎骨折伴截癱,病情十分危重,考慮其病情嚴重,因此將其轉至西京醫院。”
其余5名男性傷者,年齡在21-46歲。除一人被診斷為呼吸道灼傷病情較輕微外,其他幾人均為危重傷。發現起火后,35歲的工人李海武從三樓跳樓逃生,被摔腰椎骨折;26歲的吳浪在跳樓逃生中被摔骨盆骨折休克,雖經急救但仍未脫離生命危險;21歲的楊福民全身大面積燒傷;46歲的劉漢章腰椎骨折二度燒傷。(華商報)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