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了由紅巨星誘導的白矮星產生的“超新星”爆炸。所謂超新星是發生爆炸的恒星,其在短時間內發出的光芒可以使整個星系的恒星相形見絀。
一顆恒星把氣體傾瀉到其白矮星伴星上面的時候,當白矮星的質量超過一定的極限(1.44個太陽質量)就會觸發整顆星體的爆炸,這種類型的超新星稱為Ia型超新星。
在天文學界,由這種機理觸發的超新星一直存在著爭議。因為在這之前,天文學家一直沒有強有力的直接觀測證據。為了深入研究,天文學家們利用位于加利福尼亞、夏威夷、亞馬遜以及加那利群島的天文臺對代號為PTF 11kx的超新星進行了詳細研究。該超新星距離地球約6.75億光年之遙。
紅巨星誘發超新星爆炸
天文學家對包圍在這顆超新星附近的復雜氣體外殼進行了仔細的研究。這些物質是來自于白矮星的紅巨星伴星。
主導該研究的天文學家本杰明•戴愛娣(Benjamin Dilday)告訴天空網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觀測到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
天文學家表示,發生爆炸的白矮星的伴星是一顆紅巨星(太陽在50億年之后也會變成一顆紅巨星)。當紅巨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膨脹的時候,其外層的物質就會流入到白矮星伴星的表面,時不時就會觸發小型爆炸,這種爆炸稱為“新星”。如果更多的物質傾瀉到白矮星表面,當白矮星不能承受自身重量的時候,就會發生更劇烈的爆炸——“超新星爆炸”
之前的觀測證據只有兩顆白矮星發生碰撞融合時導致的Ia超新星。這次新的發現說明了Ia型超新星爆炸可以有多種機理。
天文學家安迪•郝外爾(Andy Howel)說:“來自不同爆炸機理的‘熱核爆炸型超新星’居然看起來都非常類似,這一點非常令人吃驚。這好比發現,有些人類進化自猿類,而另外一些人類進化自長頸鹿一樣。”
同時,這項新研究也指出,對于另一種稱為“新星”的小型恒星爆炸(這種爆炸并不會破壞整顆白矮星)的研究也有助于我們對Ia型超新星的理解。
戴愛娣說:“通過這次的研究,我們或能對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宇宙中的“標準燭光”
Ia型超新星用于測量宇宙中的距離非常理想。它們總是爆發于同等質量的白矮星,因此有著相同的亮度。
天文學家可以利用Ia型超新星的可預測亮度來推算它們宿主星系的距離。通過對遙遠星系距離的測定,我們可以更好理解宇宙是如何演化的。同時,也能對驅動我們宇宙做加速膨脹的“暗能量”有更好的理解。該研究的詳細情況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著名《科學》雜志上。(編譯:雙螺旋)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