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高曉松在發布會上(揚子晚報)
揚子晚報訊 時隔12年,繼《寫在墻上的臉》后,高曉松的第二本文集《如喪——我們終于老得可以談談未來》首發式前日在北京海淀劇院舉行,作家劉震云、主持人崔永元到場助陣。在以“懷念青春——活在好時代的壞孩子”為主題的首發式上,談起不久前的監獄生活,高曉松披露,翻譯大師作品,學會了節奏感,于是就現學現賣,寫了這篇小說。但他強調,小說并不是自傳。
獄中曾自制水漏鐘表
據出版方介紹,《如喪》分四個部分,分別是小說、電影故事、雜文和媒體專訪。高曉松強調自己書中寫的是小說而不是自傳,“因為涉及到一些朋友,不想引起他們的家庭矛盾”。名為《寫給1988年暑假的高曉松》的小說,是高曉松在北京東城看守所里寫的,他以自己成長的青春時代為背景,寫了高曉松、老狼、鄭鈞等一代人的跌宕起伏。崔永元調侃,整個書他就喜歡這一篇,“唯一遺憾的是,他說是小說。我覺得是自白就更好了。”
高曉松在書中還坦露,第一次老婆看望自己時痛哭,與大哥做朋友,教獄友寫詩。“我還有兩天就出獄了,我在收拾東西,當然是收拾了送給大家,我看著我們自己做的水漏鐘表,小醬油壺,藏在最隱蔽處的筆,還有用方便面口袋疊巴疊巴弄成的錢包。看著還有好多年才能出來的他們,不騙你,我向他們許了幾個愿,但沒人相信,所以沒人接話,然后我自己也不信了……”
在獄中,高曉松還翻譯了加西亞-馬爾克斯在2004年寫的《昔年種柳》,他說自己從中受益良多,“翻著翻著就發現書中體現了大師的很多技巧和思想,學會了一點大師的節奏感。我翻譯完后,還有三個月才能出獄,于是就現學現賣,寫了這篇小說,自覺比以前的作品進步很多。”
我們應該尊重女性
前幾日,由于在微博上聲援舒淇,“高曉松體”在網絡迅速爆紅。正如高曉松微博中所言,“我們這個行業,賣身賣藝賣青春,用歡笑淚水,獻愛與自由。”表明了他對女性藝人的尊重。書中《愛音樂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一文中,高曉松以音樂人的身份,表達了對音樂的偏愛,以及對所有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的鼓勵。文中他力挺曾軼可認為,曾軼可對于音樂的態度是最干凈、最純粹、最有天賦的。
首發式上,劉震云提到高曉松1988年換女朋友一事,高曉松接話:“沒劉老師說的那么壞。”他說,當年跟著他們,每個樂隊都有幾個女生“鐵粉”,“我們應該尊重女性,不是我們拿女生當衣服。不是,是人家女生先喜歡吉他手后來喜歡貝司手,后來喜歡主唱。年輕的時候,荷爾蒙太充沛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