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貴州省計劃在2015年,電子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總產值實現3100億元,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從6%提高到16.4%。信息化水平指數提高到全國‘三類地區’水平。”昨天下午,在安順召開的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專題講座上,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主任王江平介紹了貴州省信息化發展情況。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奚國華,安順市委書記陳堅出席會議。
1.現狀
形成產業格局 但規模小
王江平說,貴州省電子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起步比較晚,總量較小,基礎薄弱。通過這幾年快速的發展,也初步地形成了以電子元器件為主的電子信息產品制造和開發體系。初步形成了流入全面的通訊和信息基礎網絡,形成了貴陽、遵義、安順為主的,黔南、黔東南等地共同發展的電子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格局。
同時,王江平指出了我省電子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足,比如產業規模小,產業鏈較短;高端產品少,產業結構失衡;缺乏創新性人才等。
2.優勢
聚居的態勢初顯 知名企業落戶
王江平介紹,雖然我省電子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還是具備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和一定的基礎條件。
第一,是發展提速在加快,總量增長明顯。2011年全省電子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實現了403億,同比增長35.66%,是所有產業中增長速度最快的產業。
第二 ,聚居的態勢初顯,形成了核心的區域。
第三,骨干企業的帶動和掌握了專業技術。目前全省擁有貴陽海信、貴州海爾、航天電子、航空電子為代表的電子信息制造骨干企業51家。
第四,我省外引、內聯,開放的潛力巨大,近年來,貴州省積極的招商引資,已有數家國際知名企業落戶。
目標:2015年產值擬達3100億
王江平表示,2015年 ,我省計劃實現電子和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總產值3100億元。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省委省政府正在抓緊籌備全省電子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大會,在這次大會上貴州省將進一步研究和出臺具體的政策與措施,修訂貴州省“十二五” 電子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強力推進貴州省“十二五”、“十三五”期間電子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