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家住丹寨縣城的退休老干部曾祥禮怎么都沒有想到,今天丹寨縣城也會開通公交車,縣城“宜業宜居創新創智”的城鎮建設,正讓自己祖輩生活的地方快速發生著變化。
十八大閉幕之際,記者走進新丹寨,感受了該縣近兩年風生水起的巨變。
采訪中,縣委書記張淼告訴記者:今天的丹寨已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必將乘“十八大”東風更加順勢而上、強勢突破。
大討論促進大解放
去年以來,在丹寨各級領導干部的案頭上,都打印有一份《東方風來滿眼春》的長篇通訊,這是20年前鄧小平南巡視察的長篇通訊。
為什么要把鄧小平多年前南巡大聲呼號改革開放的報道重新拿出擺在每位干部的案頭,這是因為丹寨在機遇前面臨重大歷史抉擇。
丹寨,這個地處黔東南州西面的小縣,曾經山重水隔、交通不便,多年來幾乎被邊緣化,一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十分落后的縣,至今仍是我省屈指可數的貧困縣之一。
然而,就是這個偏遠縣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在外界卻有著“云上丹寨”的美譽。
多年來,為了改變丹寨的貧困落后,全縣干部群眾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努力,但困于當時的歷史條件,這種沖出貧困的愿望始終未能實現,這不得不令人扼腕長嘆。
2011年,隨著廈蓉高速和貴廣快速鐵路兩條交通大動脈中的廈蓉高速建成過境,該縣交通難的歷史一下子被改寫。這個偏遠落后的貧困縣推到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前。
面對機遇,如何趁勢發展,這成為該縣決策者的一道大思考題。
今天,當機遇實實在在擺在了面前,怎樣開創新局面,在這關頭,讓全縣干部重溫鄧小平當年南巡講話力推中國改革開放的故事,自然有著不可低估的現實意義。
正因此,新一輪思想解放大討論在該縣迅速掀起。
討論中,縣委把沖破傳統思維束縛、破除思想障礙、作為加速丹寨趕超跨越的突破口,著力用新思維、新理念、新舉措開創發展新局面。縣委、縣政府對丹寨重新定位,確立了全黨抓經濟、合力抓扶貧、集中精力上項目、同步推進“三化”建設的總體發展思路。
大手筆描繪新藍圖
去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工業強省、城鎮化帶動的重大戰略部署,讓丹寨人激情澎湃,“云上丹寨定要產城一體化”的吶喊一浪高過一浪。
丹寨人認為過去丹寨貧窮,但一張白紙,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能繪最新最美的圖畫。
這讓丹寨人大聲喊出了“不做凱里、都勻的后花園,要讓兩個城市做自己飛翔的翅膀”的豪言壯語。
討論與爭論中,“金鐘工業園區”破繭而出,隨即建設宜業宜居新丹寨,按照縣城近期總規模人口10萬人,將開發區、老縣城、揚武鄉、長青鄉組合納入,全力打造丹寨新城的宏大目標橫空出世。
帶著17萬丹寨人民的企盼,丹寨縣在這片翠綠苗嶺間書寫起頗具艱辛的創業傳奇。
今天,進到丹寨,你會看到,城南大十字、開發區大十字已具雛形、金鐘大道開發區部分基本完成,正在將50米金鐘大道延伸至揚武、長興大道延伸至長青,實現城區、開發區、揚武、長青“四點一線”連片開發指日可待。
大招商引進大項目
10月24日,省政府與清華科技園啟迪控股有限公司合作簽約暨清華科技園丹寨創新基地揭牌儀式在丹寨舉行。
清華科技園緣何“花落”丹寨?啟迪科創(貴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學清告訴記者,除了丹寨廈蓉高速公路、貴廣快速鐵路過境的區位優勢外,他們最看重的還有堅忍不拔、銳意圖強的丹寨精神。
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清華大學的控股公司,能在丹寨搭建平臺,不僅可以吸引一些大型、高端實體企業前來投資興業,還可以引進許多高科技人才促進丹寨經濟社會發展。
清華科技園的引進是丹寨將金鐘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現代企業生態城”的重大項目之一,為此,他們今年力爭在該園區基礎設施上投入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投入20億元以上,能夠形成產值200億元以上。
丹寨縣委書記張淼不止一次地說:丹寨金鐘經濟開發區目前做的招商工作,是結網,而不是抓魚。在招商引資上,丹寨堅信,沒有談不成的項目,沒有交不成的朋友,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
正是在此理念下,今年1-9月,金鐘經濟開發區引進項目已達49個,總投資125.22億元,建成投產和投入使用項目12個、投產率為26.8%。
如今,力帆九鼎、興富祥科技、清華科技園、商務部中國經濟技術交流中心社會扶貧創新實驗區、馬來西亞五萬頭肉牛飼養加工等項目的簽約、落戶,使得以大項目、好項目帶動產業發展的戰略有了良好開端。
大建設奠定大跨越
“碧宇瓊樓精細雕,陳年舊貌夢中消;車馬水龍繁榮景,亮麗街道著彩嬌。”這是70多歲的楊炳超老人看到丹寨巨變,由衷創作的一首詩歌。
這位老人深情賦詩,表明今天的丹寨已經不再是昔日那個抽一支香煙逛完整個縣城的丹寨,它讓人們看到那個“宜業宜居”的新丹寨已經指日可待。
省委書記、省長趙克志在丹寨調研時向丹寨提出了:“丹寨縣城近期目標10萬人,中期目標30萬人,遠期目標50萬人”的目標。這使丹寨實現城區和開發區的互動開發、互促開發、互補開發更添信心。
如今,開發區的標準廠房建設如火如荼,規劃建設的標準廠房占地面積22.86公頃,計53棟32.8萬平方米。目前第一期10棟10.7萬平方米全面啟動建設,為產城一體奠定基石。
目前,金鐘經濟開發區落戶企業44個,總投資214.22億元,開工建設28戶。九鼎鋼、喜湘聚、溢鵬木業等8戶企業建成投產,解決了3500人就業。預計到2015年將建成產值300億元的經濟開發區,可提供就業崗位35000個。
兩年來,丹寨經濟社會發展在全省88個縣市區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測評中,從2010年全省排名68位躍升至2012年上半年的第12位,一年半的時間實現56個位次跨越。
“小縣也可辦大園區、建大城市,隨著對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貫徹,我們"云上丹寨"必將開出絢麗的花朵。”談起丹寨的未來,縣長侯美傳信心十足。(楊志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