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黔東南州是國家級貧困州,由于歷史、民族習俗等原因,該州大部分農村村寨房屋均為木質結構,耐火等級低,消防基礎設施薄弱,“火燒連營”和“小火亡人”火災時有發生。該州雖然財政十分困難,但政府窮州不窮消防,在農村消防工作方面,近年來,投入資金近2.5億積極探索和推行標本兼治的農村消防工作措施,大刀闊斧推進農村消防改革,使農村火災事故呈“逐年下降”態勢。
農村消防試點工程惠民百萬
該州2007年以來,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實施農村消防試點建設,實施寨改、房改、電改、廚改、水改、路改“六大改造”工程;積極在農村50戶以上木質結構建筑連片大村寨建立志愿消防隊、修建消防水池、配置手抬消防機動泵,確保了初期火災有人、有水源、有裝備撲救。
據悉,2007年至今,該州已完成消防試點村寨建設157個,其中80個為州級示范點,77個為縣級示范點。共實施電改37969戶,廚改33244戶;修建消防水池814個59022立方米;鋪設消防供水管網387.69千米;安裝消火栓1442個,配置消防機動泵373臺、水槍2203支、水帶60960米。全州80%的100戶以上村寨已配備有消防機動泵,90%的100戶以上村寨已建有消防水池。5年來,試點建設累計投入資金達2.05億元,近百萬農戶受益。
此外,該州對沒有實施“六改”的部分村寨,從2012年起至2015年,將完成295529棟木質結構房屋消防“電改”工程,有效杜絕電氣火災事故。
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蓬勃發展
該州按照有關要求,大力加強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建設,積極組建由村干部、駐村干部和成年公民組成志愿消防隊;以聘請、簽合同等形式組建鳴鑼喊寨隊伍;以30戶聯防組成村民聯防隊伍;以村干部、民兵等組成守寨護寨隊伍;以電工、協勤等組成“電管小組”、“消防設施管理小組”;由責任區民警、駐村干部、村委會負責人組成消防監督檢查隊伍。同時,各地還積極發動學校、企業、民間組織等組建消防志愿者服務隊,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目前,該州農村志愿消防隊已達3982支91410人,有鳴鑼喊寨隊伍3610支7893人,三十戶聯防小組9658個,政府專、兼職消防隊34支265人,投入資金達2000萬余元,農村防火力量日益壯大。
推行農村火災房屋保險受歡迎
該州政府專門出臺《農村住房火災保險工作實施意見》,按照“高保障、低保費、廣覆蓋”的方式,采取政府補貼一點、農戶繳付一點的辦法,鼓勵和引導村民參與民房火災責任保險,有效轉移農村火災風險。一些縣市還研究制定出臺有利于調動農戶參保積極性的優惠政策,落實保障措施,使農戶參保率和農戶自付保費比例全面提高。如發生火災,村民參保交10元最高可獲2萬元的賠償。
目前,該州17個縣、市、區已投入2800萬余元為100萬余戶農戶購買了農房火災保險。到2013年,將實現全州整體覆蓋。
該州在消防安全責任制、宣傳教育、管理制度等方面也不斷創新,這一系列有力的消防改革措施,有效遏制了火災事故頻繁發生,全州農村30戶以上“火燒連營”的火災事故逐年下降,2007年發生11起,2008年發生7起,2009年發生6起,2010年發生4起,2011年發生2起,2012年僅1起。(張正特)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