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圖為該局變電管理所修試人員在對變電站進行升級改造
電網是經濟發展的動脈。地方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離不開電力這一強勁“引擎”的助推。近年來,為策應黔東南州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凱里供電局根據當地經濟社會形勢發展變化,把建設智能、高效、可靠、綠色電網作為第一要務,全力加快電網建設步伐,以更好地服務地方各項事業發展,為黔東南州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推動著黔東南經濟社會大步跨越發展。
見證是一種經歷,也是記憶的凝聚
歷史的長河奔流不息,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解放之初的1949年,黔東南州全州電量6萬千瓦時,人均用電量為0.035千瓦時。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黔東南經濟社會不斷提速發展,凱里電網的供需矛盾日益凸顯:電網結構總體比較薄弱,電網設備的科技含量、自動化水平較低,局部地區供電“卡脖子”問題突出。
經過幾代凱里電網建設者的艱苦奮斗,凱里電網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南網成立之初,凱里供電局的供電量僅為28.03億,到2011年完成67.8億,短短十年時間,在這個極度欠開發的苗鄉侗寨,數據見證了改革的力量。見證是一種經歷,見證了改革的成就,見證了一個企業從小到大的經歷,也是人生、社會記憶的凝聚。
盤點“十一五”,每一次超越都讓人心潮澎湃
十一五”期間,隨著黔東南州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電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凱里供電局加快電網建設,建設智能、高效、可靠、綠色電網顯得尤為緊迫。為此,該局黨政負責人多次赴現場調研,在全面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及時向各級黨委政府、南方電網公司、貴州電網公司請示匯報,為凱里電網的建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近年來,該局電網建設和投資規模連創新高。
盤點“十一五”期間的凱里電網建設,每一次超越都讓人心潮澎湃。
2006年,凱里供電局完成年供電量38.6652億千瓦時、售電量37.1263億千瓦時,最高日負荷76.8萬千瓦,最高日電量1535萬千瓦時。
2007年6月29日,凱里首座500千伏施秉變電站建成投運,標志著凱里電網正式跨入超高壓電網行列,改善了凱里電網結構,提高了凱里電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2007年10月29日,凱里電網全面實現村村通電,全年共計解決5個行政村2366戶無電戶通電,廣大農民徹底告別了豆燈螢燭的歷史。
2008年7月18日,南方電網公司的重點工程——500千伏黎平變電站順利帶電投運,是西電東送的樞紐工程,是貴州向廣東輸電的又一電力大通道,實現了貴州電網對廣東電網送電的可靠性和運行方式的多元化,滿足負荷快速增長的要求,為貴州經濟發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2009年,凱里供電局電網建設項目主要是對08年冰災之后的供電設施進行加固。全年共完成220千伏及以下新建和續建項目3267個,資金投入129051.18元,使凱里電網的供、受電能力以及抗擊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2010年,更是凱里電網飛速發展的一年。全年投運220千伏輸變電項目1個、110千伏7個、35千伏3個,新增變電容量50.815萬千伏安,輸電線路257.4千米,共完成項目投資8.8億元;完成2010年14個110千伏及以上項目核準以及2011年10個輸變電項目的核準批復,大幅改善了電網結構,大力提升了凱里電網的技術水平,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和靈活性進一步增強。
從2006年到2010年,短短的五年間,凱里電網實現了量和質的飛躍,一舉從“三級路”跨入電網“高速路”。
立足新起點,再創新輝煌
目前,凱里電網已建成以500千伏為支撐,以220千伏為主網架,110千伏環網供電,35千伏覆蓋各鄉鎮的供電網絡。每一座鐵塔和每一根電桿背后,都凝結著凱里電網人的辛勞和汗水。“讓電網發展成果惠及苗鄉侗寨”,這一鏗鏘承諾如同一幅璀璨的畫卷,正在苗鄉侗寨緩緩鋪展。
在“十二五”期間,該局計劃著力提升電網規劃修編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規劃,其中電網規劃計劃總投資為53.75億元。“十二五”期間,該局確立的電網建設目標是,計劃規劃新建500千伏變電站1座,實現凱里500千伏變、福泉500千伏變和獨山500千伏變聯網;新建8座220千伏變電站,實現以凱里500千伏變、施秉500千伏變、黎平500千伏變、清江電廠為電源支撐,形成220千伏聯網,屆時所有縣城實現220千伏電網覆蓋;新建40座110千伏變電站,每個縣城有2座及以上110千伏變電站供電,主供縣城的2個110千伏變電站間10千伏出線實現手拉手聯絡,同時滿足手拉手線路負荷的互倒互帶,縣城環網率達到100%;每個重點鄉鎮有1座及以上110千伏變電站供電,35千伏及以下實現相鄰縣域的35千伏線路、10千伏線路盡量聯網;進一步加強配網建設,城市高壓配電網建成以雙鏈、雙幅射為主的網絡結構,10千線路絕緣化率100%、線路聯絡率、“N-1”通過率達100% ,“十二五”期末城市客戶年平均停電時間不超過5小時;進一步降低電網損耗。
2011年,“十二五”規劃第一年。該局及時轉變電網建設改造思路,按照“一加強三提高”加快城農網建設改造步伐,“十一五”累計完成投資25.7億元,是“十五”的1.89倍,其中2008~2010年的投資額占到整個“十一五”總投資的81%以上;建成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輸變電項目27個,變電容量增加365.3萬千伏安、是“十五”末的1.11倍,輸電線路增加17336.8千米、是“十五”末的4.85倍,城市用戶年平均停電時間從25小時下降到12小時,解決了9481戶無電戶用電問題,實現凱里電網覆蓋范圍內“戶戶通電”。“今年的計劃投產和新開工工程的線路長度、變電容量都是歷年來最高的。要順利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尤其是要實現均衡投產目標,我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該局分管安全生產副局長說:“有壓力就有動力。攻堅戰號角吹響后,我們迅速建立起以基建管理為主要力量,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攻堅戰格局。”
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年,也是電網承上啟下建設不斷實現新跨越的關鍵時期。凱里供電局將根據貴州電網公司主網架規劃部署,緊緊抓住國發2號文和十八大召開的有利時機,結合凱里電網現有電源配置和負荷分布特點,進一步完善優化各電壓等級主干網架建設,不斷加快大電網向重點地區和工業園區延伸進程,積極構建覆蓋全區域的供電網絡,為加快“大凱里”發展提供充足的電源保障。今年,該局電網建設計劃項目529個,計劃投資6.6億元。到10月底為止,電網建設已完成投資43378萬元,完成項目303個,完成年計劃的57%。共建成投運220千伏及以下變電站7座,變壓器115臺,輸電線路77條長度311公里,其中低壓線路10公里,主變容量59萬千伏安。
同時,抓住“百村萬戶”惠民工程升級改造契機,全面推動各級農村電網協調發展,進一步加大農村配電網絡建設和擴能改造力度,全力解決目前存在的供電半徑長、末端電壓低和農村電網供電能力低問題。
面對新目標,實現新跨越,再創新輝煌。目前,該局電網建設工作正在以科學規劃為引領,以智能、高效、可靠、綠色電網建設為目標,以助力地方經濟發展為責任,大跨步向前走著……(石冰)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