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凱里市政協一批打造苗侗民族文化特色國際濱江旅游城市的調研視察報告和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采納。
凱里市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民族民間文化豐富多彩。自2011年12月,凱里市將發展戰略調整為“打造獨具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國際濱江旅游城市”,市政協就圍繞這一目標積極協商議政,提出了大量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為凱里市旅游產業優化升級發揮了作用。
“凱里市旅游業起步較晚,缺乏整體規劃,景區景點基礎設施落后。”張秀鴻委員通過調研后建議,科學規劃,充分挖掘文化內涵,強化培訓,提高從業人員水平。市旅游局積極采納該建議,完成了十余個旅游村寨新農村建設規劃,加強了導游人員崗前業務培訓、持證導游員年審再培訓等等,提升了旅游服務水平。
吳篤琴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快凱里巴拉河兩岸旅游開發的建議》的提案,市政府在辦理中積極落實,將凱里市巴拉河的相關規劃編制工作列為2012年重點項目,并對巴拉河沿線一些農家樂和農家旅舍進行了扶持和改造。
如何將旅游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今年上半年,市政協開展專題視察,形成了《凱里市重點景區景點設施建設情況視察報告》,針對全市旅游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足、景區開發水平不高等問題,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和搭建融資平臺,加快出臺發展旅游業的相關政策,加快重點景區景點建設步伐等建議。目前,在廣大政協委員的積極建言下,凱里市旅游產業步步提升,逐漸成為貴州東部旅游城市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張永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