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幫縣聯鄉駐村”活動,州農委以“真真實實為農民辦實事、辦好事”為目標,強化“三定”措施(即“定責任、定目標、定紀律”),以駐村干部深入開展課題調研為抓手,扎實開展“幫縣聯鄉駐村”工作。
發展現代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農業產業化發展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變。目前,農村土地流轉制約著我州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為了探索一條適合我州的農村土地流轉模式,州農委安排駐村干部在幫扶村開展“黃平縣舊州鎮農村土地流轉調研”課題。
帶著這個課題,州農委18名駐村干部于7月27日啟動調研工作,經過20多天進組入戶面對面與農民交談、發放調查問卷,對舊州鎮老里壩村、寨勇村、校場壩村等18個村的土地利用及流轉情況、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作了詳細的調查了解,同時,根據舊州鎮土地流轉方式、基本特點、效果和作用以及存在問題和困難進行了分析,提了七點建議:一是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流轉管理組織機構,履行專職管理服務職能;二是加大農村土地流轉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力度;三是加強管理,促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四是把握原則,指導土地流轉正常進行;五是抓牢土地流轉基礎工作,為農業產業化做好服務;六是積極穩妥推進往地制度改革;七是建立健全流轉交易信息追溯機制,保障農民權益。并形成了“舊州鎮農村土地流轉情況調研報告”。
州農委領導高度重視此次調研工作,于9月19日組織召開了“舊州鎮土地流轉調研暨駐村干部專題座談會”。州農委部分領導、專家、相關部門負責人、駐村全體干部參加了座談會,同時邀請舊州鎮黨委書記、鎮長以及農技干部參加座談。州農委黨組書記、主任尹亮主持會議。
會議聽取了此次調研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并就調研報告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討論,大家一致認為:農村土地流轉是當前農村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州、縣、村級都應成立專門的土地流轉管理機構,明確土地流轉具體范圍、原則,規范流轉形式,建立流轉臺帳和檔案,流轉工作應與農民就業相結合,采取靈活多樣的流轉方式,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承包、依法經營、依法流轉、依法管理。同時,州農委與舊州鎮對此次調研及下步如何開展好幫扶工作交換了意見。
會上,州農委黨組書記、主任尹亮對駐村干部此次開展的調研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他指出:我們要借鑒成功流轉模式,如黎平中潮鎮中潮村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龍形茶場模式,積極推廣應用,加快土地流轉,達到農業規模化、機械化生產,推進我州農業產業化發展,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打下基礎。
對進一步貫徹落實會議,尹亮要求:調研組根據會議大家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調研報告,呈報州委、州政府。同時表示根據舊州鎮的產業發展規劃,州農委將集中項目從技術上、資金上幫助舊州鎮蔬菜、煙草產業的發展。(黔東南州農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