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州農委采取“五項措施”有力防治水稻稻瘟病發生
近期我州各地降雨頻繁,稻瘟病發生危害較重。據州植保部門調查統計,截止8月21日,全州稻瘟病累計發生面積達73.10萬畝次,其中:葉瘟中等發生,發生面積62.10萬畝次;穗頸瘟發生面積11萬畝次。天氣預報8月下旬降雨偏多,有利于稻瘟病進一步加劇發生危害。為切實做好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確保今年我州水稻豐收,黔東南州農委積極采取“五項措施”確保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取得勝利。
一、出臺《關于進一步抓好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黔東南農通[2012]89號)文件,要求各縣市要充分認識稻瘟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將稻瘟病防治列入當前農業工作重點,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防治責任到人,落實防治措施到位,確保水稻稻瘟病防治工作及時有效,最大限度降低稻瘟病造成的損失。
二、抓好各項農作物病蟲害測報工作,重點加強對水稻稻瘟病的監測調查工作,及時全面掌握稻瘟病發生分布情況,密切關注稻瘟病發生動態,根據稻瘟病發生規律,結合天氣預報等因素綜合分析,及時、科學、準確發布水稻稻瘟病情報,科學指導,抓住防治關鍵時期,及時開展防治工作。
三、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手機短信、橫幅、植保宣傳欄、明白紙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大對水稻稻瘟病危害性和防控技術的宣傳力度,提高防治技術入戶率和到田率,調動廣大群眾查病治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農戶開展群防群治,提高防治覆蓋面。
四、充分利用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組織,大力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在水稻破口期、齊穗期,抓住最佳防治時期,進行統一聯片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五、組織農戶選用高效、低毒、安全的無公害農藥進行搶晴防治,如:稻瘟靈(富士一號)、三環唑、咪酰胺等藥劑進行防治。(州農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