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西江苗寨的房屋均是杉木結構,依山傍水,次第升高相連。有平房、樓房、半邊吊腳樓房等式樣,用青瓦或杉木皮蓋頂。基腳用青石塊、鵝卵石壘砌。木樓最大的五間,一般為三間搭一廂閣,均是三層樓。第一層存放農具,關養牲畜、儲肥;第三層存放谷子或其他農作物;第二層住人,設有堂屋、灶房、臥房、客房。堂屋中央擺著一張木制花邊長桌,為迎客宴席之用。堂屋前為曲形木條欄桿,供夏天乘涼和休息。木樓前左右板壁上雕刻有各種花鳥圖案,門窗用小木條裝成花邊圖案。房屋具獨特的民族風格,既美觀大方,又舒適清爽。房前屋后的不遠處,建有晾禾架和谷倉。房與房之間的路用青石鋪砌連通,并有排水溝;有的人家房前屋后還用小鵝卵石砌鋪。

遠眺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有四條溪溝,分別匯入西江。江水自南而北繞寨腳而過,將寨一分為二:河北面是平寨、東引、羊排;南面是水寨、烏嘎、也好、南貴,河水灌溉沿溪的農田,.流至掛丁河注入清水江。江上有一座水泥橋,溝通南北;還有一座公路橋。為欄桿型水泥橋,是寨內老少憩息、聚會和留客的地方。橋邊竹林青翠,橋下流水潺潺。苗寨被四周的楓香樹、杉樹、青松環繞,環境優美。

西江苗寨
西江苗寨內有五處民族活動場所:斗牛坪,位于干南飛和干覺少;跑馬道,位于平寨河灘;斗雞臺,位于干覺少之上面平臺;蘆笙場,位于小學門前的兩個大壩子;烏嘎、東引、也冬、羊排、也好、南貴等村寨的大樹下,是青年男女“游方”和對歌的場所。
西江苗寨熱情好客,節日或平日,只要有客人到來,全家老爹都熱情接待。主人雙手捧來一碗碗香噴噴的米酒,敬客人喝,以示對客人的歡迎。若遇節日請酒迎客,禮節更是十分隆重。日常飲食常以酸、辣、甜等食品為主。按季節備有酸菜、糟辣子、腌魚、腌肉、腌筍子、腌蕨菜等,特別是鮮魚煮酸湯,味美可口。每逢苗年,家家都做甜酒,煮凍魚以款待客人;苗族人民都喜歡上山采摘野菜,尤喜龍爪萊(蕨萊)。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