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來,龍伯伯該吃藥了,今天天氣暖和,等會兒跟你們幾位老人理個發、洗個澡。”4月26日下午,天柱縣金色夕陽紅老年康樂中心管理員楊春蘋將一懷熱騰騰的水遞到正在曬太陽的龍錦宣老人手中,隨后,春蘋和她的同事們乘著難得的好天氣,開始為一個個行動不便的老人們洗洗涮涮,將老人們全身上下收拾得干干凈凈。
今年70多歲的龍錦宣老人是天柱縣醫院的退休職工,龍伯伯有兩個兒女,一個在天柱工作,一個在凱里,由于兒女們平時上班比較忙,而龍伯伯的身體也一直不太好,子女們便聘請了一個專職保姆照顧父親,但父親和保姆和不來,連續換了幾個保姆后,龍伯伯不想再找了。2011年,聽說天柱有了首家民營養老院——金色夕陽紅老年康樂中心,龍伯伯的一個鄰居就住進了這家養老院。龍伯伯便和兒女們商量也想住進去,起初兒女們不同意,一是擔心老人在養老院生活差、護理不周到;二怕親朋好友、同事誤解,背上不孝罪名。但禁不住老人好說歹說,最后兒女們還是同意他住進了“金色夕陽紅老年康樂中心”。在這里每天有護理人員悉心照料,有保健醫生按時提醒服藥,還有熟悉的老伙伴們一嘮嘮家常、打打字牌,到周未及節假日,兒女們便來接龍伯伯回家小住兩天,周一上班后又送老人回養老院,老人說這樣的生活比原來一個人在家充實多了。
成立于2010年3月的金色夕陽紅老年康樂中心,是天柱縣唯一的民營養老院,也是黔東南州最早的一家民營養老院。由鳳城鎮雷寨村村民楊春萍和她妹妹共同創辦,該中心有管理和護理人員共同6名,有20個床位。設有保健室、醫務室、圖書室、管理室等生活娛樂設施,可為老人提供生活、醫療、文化服務。并配備專職醫護人員和專門接送老人的駕駛員。目前,該中心已有來自全縣20名老人入住,與公立養老院不同的是20位入住的老人中,有18位是因病、意外傷殘而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盡管床位已經滿了,但自今年以來,每天還是有許多老人及家屬前來咨詢要求入住。
“我媽因為腦出血全癱臥床3年,我們兄弟姊妹三人輪流照看,工作一忙還是會有疏忽,真的沒辦法。”家住天柱縣鳳城鎮的董女士曾經為她母親找了好幾個養老護理員,希望能在她白天上班期間照顧臥床的母親,但都沒干得長久。現在她準備送母親到金色夕陽老年康樂中心,因沒有床位,她交發申請在等待,希望近期能等到空位。
“兒女照顧父母是責任,不會嫌苦嫌累,可是有時候因為工作忙和不懂到底如何護理臥床病人,真的非常苦惱。”與董女士有相似遭遇的還有很多,這些失能老人“蝸居”在家,缺乏專門的護理,像戶外訓練、合理飲食、心理咨詢、保健按摩、衛生清理等,這些需求對老人們來說幾乎成了奢望。而長期照顧失能老人,也讓不專業的家人感到筋疲力盡。
楊春平告訴記者,一次,她在電視上看到某省創辦民營養老院,讓很多老人安享晚年,受到啟發的她萌生了在天柱創辦養老院的想法。她將自己的打算跟姐姐、妹妹及妹夫講了,得到大家的贊同,于是創辦了金色夕陽紅康樂中心,春平負責人兼管理員,姐姐是護理人員,在醫院上班的妹妹也辭職來任老人們的專職醫生,妹夫專職駕駛員負責接送老人,另外還聘請兩個專職護理人員。
由于受傳觀念影響,一些家庭明明因家里有老人沒人照看卻不愿意把老人送到養老院來,怕被世人罵不孝順,剛開業時,生意冷淡,春平的第一個顧客就是自己的爺爺,春平說,原本打算取名養老院,后來考慮觀念問題,將養老院改成“金色夕陽紅老年康樂中心”。
開辦初期,春平姐妹倆為了打開局面,免費用車上街接送一些孤單的老人到養老院免費吃、玩、,到下午又送這些老人回家,一段時間下來,一個、二個、三個,慢慢地養老院有了自己的顧客,現在已經是供不應求。
天柱縣老齡辦副主任楊賢勁介紹:天柱現有人口44萬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有4萬多。隨著因疾病、傷殘、衰老而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數量日益增多,4萬多老人中大概約有8000人(20%)屬于“長壽不健康老人”,兒女如何照顧這些失能父母也成了困擾他們的難題。目前,天柱有13個鄉鎮建有公立養老院,其中6個已經建成并使用,還有7個正在建設中。13個養老院最多可容納不到4000人,而且按照政策規定公立養老院只能收住無兒兒女的五保戶。很顯然,單憑公辦養老機構解決養老有些捉襟見肘,民營資本進入養老市場,改變了天柱縣居家養老力不從心現狀,對進一步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健全社會養老服務機制,大力發展老年社會福利事業,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努力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有著深遠的影響。(李桂珍)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