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烏鴉坡戰役”是清同治十一年春(1872年),以貴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張秀眉苗族起義的隊伍為主,兼有“太平天國”起義軍余部,以及少數的侗、漢、水、布依、瑤等各族義軍,在凱里南境的烏鴉坡、牛角坡共同與清湘軍總帥席寶田率領的湘、黔、川、滇等五省兵力展開的最后一次大決戰。據《咸同貴州軍事史》、《湘軍記》、《中國近代軍事史》等史料記載,此戰,雙方共投入兵力32萬人。其中,義軍軍民25萬人,清軍8萬人,前后共鏖戰17晝夜。戰后,義軍犧牲7萬余人(含餓死者),陣亡將領10名;清軍陣亡6千余人,折將6名,宣告轟轟烈烈18年的咸同貴州各族人民反清大起義降下帷幕。這場驚天動地的鏖戰,其規模和死亡牲人數均為貴州歷史上之最。
此戰,還因有“太平天國”最后一支建制部隊、“翼王”石達開余部——李文彩部數千人馬的參與,因而成為“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尾聲。也因此,這里成為“太平天國”的終結地。
近日,隨著烏鴉坡戰役140周年紀念日的來臨,居住在烏鴉、牛角兩坡上的凱里市舟溪鎮營盤村全體苗族村民,為了紀念當年各族軍民英勇反清、可歌可泣的壯舉,在該村附近樹立了“烏鴉坡戰役遺址”高大的石碑一塊。
原貴州省省長、全國人大民委主任王朝文聞知后,亦欣然為該戰役遺址題下“苗族英烈,永垂不朽”八字,被村民們刻成石碑樹立于旁。(楊育澤 楊昭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