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農村,村醫常常游走在非法行醫的邊緣;村民常用藥中,有40%左右不能報銷,必須自己買單……”
近日,作為省十一屆人大六次會議的一個基層代表,李春燕暢談一個貴州村醫在基層的困惑與期盼。
談現狀——
“全科”醫生仍十分缺乏
李春燕所在的從江縣雍里鄉大塘村,有3000多名村民。2001年,李春燕辦衛生室時,條件簡陋。經媒體報道后,靠著社會各界的支持,大塘村里設立了一個衛生站,有了三個醫生,十張病床,并增添了B超機。
但從江縣其他衛生室都沒有B超機,診療設備仍停留在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的“原始”狀態。
村衛生室設施設備簡陋,鄉鎮衛生院也好不了多少。在雍里鄉,鄉衛生院也是去年才有了第一臺B超機。
“村里特別需要‘全科’醫生。醫學院校畢業生往往是專科醫生,不少志愿者來了,很多事情都處理不了。”李春燕說,即使有全科醫生,也不愿意到村里來。因為,三個村醫的收入還抵不過一個縣醫院醫生的收入。
四成常用藥未納入“基藥”
在給村民“就診”的過程中,李春燕和一些村醫發現,雖然農村實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但基本用藥目錄仍然不夠用,很多藥只能讓村民自掏腰包;不少便宜的老藥,沒有納入“基藥”目錄,農民看病,仍不便宜。
“在村民常用藥中,有40%左右沒有納入基本用藥目錄,不能報銷,村民必須自己買單。”李春燕說。
講困惑——
村醫沒有“處方權”
李春燕說,目前,鄉村醫生除收入較低外,更面臨著“無行醫資格”的尷尬。很多鄉村醫生并未取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按有關規定沒有“處方權”。
在李春燕所在的衛生站里,三個醫生都有鄉村醫生執業證,但因沒執業醫師資格證,沒一個有處方權。“現在,衛生站靠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的父親來開處方,他六十多歲了,不知道還能幫我幾年。”
據悉,不光是從江縣,在整個黔東南州,九成村醫都沒有助理醫師資格證。
李春燕說,參加助理醫師執業資格考試,首先要通過技能考試才有資格參加筆試,技能考試成績只是當年有效,考試試題實行抽題制,對沒經過系統學習的鄉村醫生來說,只能“憑運氣”。李春燕去年考試時抽到的就是關于B超、CT、X光片的“影像學”,但她從未系統學習過。
李春燕建議,一些考試涉及的內容如心電圖等在農村根本用不著,今后可否根據實際情況,分類考試;延長技能考試成績的有效期,讓村醫能用心迎接下一年度筆試。
說希望——
不斷有培訓機會
李春燕還表示,希望鄉村醫生能有不斷培訓的機會。她說,作為一個村醫,她過去學習的主要途徑是靠送轉診病人去大醫院時,跟著老師學點東西,接受“現場培訓”。
李春燕最長的一次培訓是在黔東南州的一個醫院里,為期一個月。這一個月對李春燕來說,意義非凡,雖然時間很短,但她學到的東西,回到村里都用得上。不過,很多村醫,就沒有像李春燕這樣的機會了。
“我最大的希望,是能把村醫集中到一些縣級以上醫院去不斷學習,然后又回到村里來。”李春燕說。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