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金黔在線訊 2009年12月28日,凱里市將和諧家園“兩河”安置房的50套房屋面向社會公開拍賣,凱里市民龍世吉看中了一套靠通道的房子,于是報名競拍。但交房時,龍世吉才發現到手的并不是“相中房”。在質疑被騙的情況下,他舉家搬入“相中房”居住。隨后,凱里市房產局將龍世吉告上了法庭(本報曾報道)。2012年1月4日,凱里市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龍世吉限期搬出“相中房”。
案件回放
2009年,凱里棉紡廠附近和諧家園“兩河”安置房部分住房要公開拍賣。龍世吉相中了七棟一樓的一套緊挨通道房屋,編號為“7棟1-1-1B1左”(以下簡稱“相中房”)。
2009年12月28日,龍世吉以17萬多元的價格拍到住房,他以為就是“相中房”,便在拍賣成交確認書上簽了字。
2010年7月交房時,出乎龍世吉意料的是,他得到的房子編號雖然是“7棟1-1-1號”,但并沒有靠通道。他再次考察發現,他當初相中的房子編號已更改為“7棟1-1-3”。
對此,龍世吉非常不滿,在交涉無果后,他給凱里市財政局和拍賣公司寫了一紙“告知書”后,便于2010年8月搬入“相中房”入住。
此舉在凱里市房產局看來,是一種侵權行為。該套房子真正的主人是本案的第三人婁方珊,于2009年12月9日就與房產局簽訂了《凱里市經濟適用房買賣合同》,房屋建筑面積為115.19平方米,購房總價為16萬余元。
隨后,凱里市房產局以龍世吉侵權為由,將他告上法庭。去年9月6日,凱里市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
“筆誤”引發訴訟
在去年的庭審中,凱里市房產局稱,當初龍世吉拍得了7棟1單元1層101號房,并辦理了房產證書,登記的房屋面積是100.56平方米。但龍世吉卻執意認為“相中房”才是他購買的房子,遂強行入住,導致該局無法在規定期限內將房屋交給真正的戶主婁方珊。
龍世吉則堅稱自己通過拍賣買到的房屋就是“相中房”。他列舉相應的證據,包括規劃設計部門出具的圖紙及拍賣成交確認書。
本案第三人凱里市財政局、婁方珊等也到庭參加訴訟。市財政局說,當初,“兩河”安置房總平面布置圖第7棟戶型標注出現筆誤,誤將B1戶型與B2戶型在布置圖上標反,但已進行更正,并告知了龍世吉。所以,龍購買到的住房并不是“相中房”。
據了解,去年11月中旬,法院曾組織雙方調解,其間財政部門代表表示愿給予龍世吉1萬元補償,但遭到拒絕。
被告決定上訴
凱里市法院經審理查明,凱里市財政局委托拍賣公司拍賣“兩河”安置房過程中,由于對7棟拍賣標的物的戶型核實不嚴,造成B1戶型與安置房總平面布置圖標注的B1戶型存在瑕疵。而在對戶型標注進行變更的情況下,龍世吉還是認為自己購買的住房就是“相中房”,并強行入住,遂引發了本次訴訟。
法院認為,盡管戶型標注存在瑕疵,但根據龍世吉與拍賣公司簽訂的《拍賣成交確認書》,龍世吉與凱里市財政局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契約》(在戶型標注變更后簽定),龍世吉與銀行簽訂的《抵押借款合同》以及凱里市政府頒發給龍世吉的《房產證》等,均證明龍世吉購買的房屋的面積是100.56平方米,而不是115.19平方米(即“相中房”面積)。龍世吉強行入住的行為已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凱里市房產局要求其退還他人房屋,停止侵權的訴求有事實依據,符合法律規定,遂判令龍世吉在判決書生效十日內返還“相中房”給凱里市房產局。
當天,與龍世吉有類似經歷的廖先生也一審敗訴。兩人均不服判決,決定提起上訴。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