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報訂閱
新聞熱線:0855-8251909
因昌河罷工事件而陷入停滯的長安福特馬自達“分家”方案又有了最新進展。日前,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該方案經過修改后,有望重新獲得國家發改委相關部門的批復,如果一切順利,答案很快在近期內見分曉。
據記者了解,方案修改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生產資質的轉移上。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要求,長安在申請長安馬自達獲得獨立生產資質的同時,必須在集團內部注銷一個生產資質,目前這項任務落在了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長安)的身上。
今年年初,昌河汽車曾因長安汽車集團為推動長安馬自達獨立試圖轉移其生產資質而罷工。事后,長安根據發改委的要求將昌河汽車的生產資質保留,但也并未就此放棄長安福特馬自達“分家”方案的項目審批。
“作為一家大型國有企業,長安汽車集團旗下的生產資質不只有昌河汽車一家,通過‘五國九地’的布局,長安在北京、南京、河北等地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它們都因為擁有生產資質而成立,所以在轉移昌河汽車的生產資質失敗后,長安必然會從其他地方做同樣的努力,以推動長福馬‘分家’方案獲批,這是遲早的事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長安汽車相關人士對記者說。
事實上,在國內汽車市場放緩的情勢下,以微車業務見長的長安汽車集團不得不加快企業轉型的步伐,推動旗下合資板塊的快速發展,因此即便在重組業務上受到阻力,長安也必將采取其他方式使原定方案盡早實現。
協調南京資質
“昌河罷工事件,使長安高層意識到汽車生產資質對地方政府的重要性,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長安方面決定在南京范圍內尋找一個生產資質給長安馬自達,這樣就會繞開不同地方利益之間的博弈,而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南京方面的支持。”知情人士說。
據了解,早在尹家緒時代,長安便在南京收購了金蛙集團,建立南京長安汽車有限公司,作為長安汽車東進戰略的橋頭堡。
據公開資料顯示,金蛙集團所屬的金蛙車輛股份公司是南京溧水縣集體所有股份制企業,主要生產農用車。2002年,由于經營不善和產品開發滯后等,金蛙公司宣布破產,后被溧水縣公有資產(控股)經營有限公司購買。因為金蛙公司具有汽車生產資質,所以在2003年,按協議,長安汽車將其收歸旗下,并在南京建立生產基地,以推進其制定的“東進擴張”戰略。
彼時,南京長安在距金蛙公司約5公里的溧水縣經濟開發區征地2000畝,計劃與收購的金蛙公司構成長安汽車南京溧水基地,生產規模達到年產10萬輛。但此后,南京長安便消失在公眾的視野中,直到昌河事件爆發后,它才擁有了新的價值。
根據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為了推動長安馬自達項目盡快在南京啟動,南京市政府方面已經同意將南京長安的資質轉移給長安馬自達。畢竟與一個已經被人遺忘的項目相比,長安馬自達的合資項目更能為南京帶來經濟利益。
根據南京公布的“十二五規劃綱要”,汽車將作為重點支柱產業繼續帶動南京經濟的發展。根據規劃,到2015年,南京將力爭使其汽車產業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形成200萬輛整車生產能力。除與
上汽合作之外,長安、馬自達將是南京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支持方。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年初,一直履行長安馬自達總部職責的北京長安馬自達事業部已經被撤銷,除留下北區銷售和售后服務兩個部門成立長安馬自達北京大區外,其他部門已悉數遷往南京,將此地作為長安馬自達未來發展的大本營。
這意味著,即便南京長安的生產資質轉移給長安馬自達,南京市政府也不會因此而失去一個生產資質和由此帶來的稅收。而未來南京長安將很可能成為長安馬自達的另一個代工工廠。
產權分割問題待解
在解決了生產資質的難題后,長福馬分家的審批進程得以推進,但重組后長安、福特、馬自達三方的資產如何進行劃轉、置換,對外界來說仍是一個謎題。
自2006年,長安、福特和馬自達以50:35:15的股比成立長安福特馬自達公司以來,無論是重慶的一工廠、二工廠還是南京工廠,都涉及到三方的資本投入,彼時馬自達還在福特的控股之中。
如今,雖然馬自達與福特各自分立,但在長福馬分家后,即便重慶歸福特、南京歸馬自達,其中涉及的股本問題也需要三方的進一步協調。
根據記者了解的最新情況,未來的一種解決方案有可能是,福特將南京的發動機工廠和整車制造廠全部劃轉到馬自達名下,作為置換,馬自達曾經投入資金的重慶一工廠、二工廠將為福特所有。上述方案尚未得到福特、馬自達方面的證實。
不過,無論采取何種方式,長安、福特和馬自達三方都希望此事能夠盡快落地。自2010年,三方向國家發改委遞交重組申請后,分家之事始終在媒體的關注下沒有突破性進展,而此時的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開始從井噴狀態回歸理性,長安、福特和馬自達的銷量也開始隨著市場的變化陰晴不定。
昌河事件發生后,沉默的福特和馬自達在北京車展期間,開始高調宣布各自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計劃。福特的“1515”戰略提速,馬自達也開始加速將更多車型引入中國,這一系列動作被業內視為,“在分家方案審批沒有明確答案的情況下,福特和馬自達已經開始按照分家后的原定計劃,單獨行動”。
而長安汽車,面對不斷下滑的微車市場,也唯有通過自身的協調能力,早日實現福特和馬自達在中國市場的分家之愿,才能令旗下的合資板塊業務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