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每天清晨,錦屏縣隆里古城婦女石銀華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養殖場的土雞和鴨子投放精配食品、觀察雞鴨吃食的變化。去年,她出售雞鴨1000余只,收入5萬余元。養殖業著實讓這位農村婦女嘗到了甜頭。

“出門操勞幾畝地,回家圍著灶臺轉”曾是隆里古城農村婦女的傳統生活模式。石銀華5年前,和村里其他婦女一樣過著農村家庭主婦的傳統生活。2005年這對于她來說是自己走向創業之年,他和自己丈夫商量自己想到信用社貸款2萬元來搞個養殖場,由于她的丈夫是一名退伍軍人,到外面見的世面較多,對她的想法給以極大的支持,這一年她倆先貸款2萬元加家里的近一萬元的積蓄到自家的自留地蓋起了六棟雞鴨舍,買上300只雞和鴨開創了她的養殖之路。
在養殖雞和鴨之中,遇到瘟疫問題她和丈夫自學打針和防疫知識,在養殖中采取“自繁自養”的經營模式,當年出欄商品雞鴨500余只,除成本還賺了2萬元,貸款這一年就全部歸還了。嘗到了甜頭的她擴大養殖規模,在2006年到2011年養起了野雞,在這幾年里每年都有5萬以上的收入,2012年,她養殖的雞和鴨數量達2000余只,土雞能賣20元,鴨子能賣15元以上,特別是每逢重大節日,她養殖場的雞和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來和她買雞和鴨的客戶都說:到石銀華養殖場買雞和鴨是原生態的鄉土純味,價實貨真。
如今石銀華成為隆里鄉第一位整天圍著“鍋臺”轉的婦女改變形象的領軍人,在她的影響下,隆里鄉如今建起了婦字基地,鄉里涌現出一大批養殖“娘子軍”,有效地營造了“她能行,我也行”的創業競爭氛圍,激發了她們走自立自強之路,給當地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圖為隆里古城養殖“娘子軍”石銀華在自家養殖場喂雞和鴨。(石福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